[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2972.0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7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尹吉龙;芮宝东;张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交桥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E01D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沃律师事务所 11620 | 代理人: | 王继胜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上支架 下支架 桥梁加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 锁紧螺栓 行走系统 固定板 上端面 桥面 病害处理 固定螺栓 固定锚栓 桥梁底板 使用寿命 整体移动 腹板 爬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加固装置,包括桥面行走系统,立柱、上支架和下支架,桥面行走系统和立柱通过固定锚栓连接,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立柱,立柱设置四根,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安装爬梯,上支架上端面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下支架上端面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方便整体移动,方便桥梁底板及腹板病害处理,同时其抗压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目前,对桥梁底板及腹板处理病害时,需要工作人员从桥下到到达病害工作面,由于桥梁高度较高,十分不便,影响了工作效率,且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加固装置,包括桥面行走系统、立柱、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桥面行走系统和立柱通过固定锚栓连接;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立柱,所述立柱设置四根,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安装爬梯,所述上支架上端面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所述下支架上端面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
所述桥面行走系统包括支撑架、底架和横梁,所述支撑架分别与底架和横梁焊接连接,所述底架上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架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结构完全一致,包括上板、下板和聚苯乙烯泡沫板层,所述聚苯乙烯泡沫板层内部均匀设有抗压孔,抗压孔为双层设置,所述聚苯乙烯泡沫板层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置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与聚苯乙烯泡沫板层之间以及下板与聚苯乙烯泡沫板层之间均设置抗压条,所述抗压条的截面呈波浪形结构;所述上板、下板和聚苯乙烯泡沫板层组成一个板整体,所述板整体四周包覆有加强板。
优选的,所述上板和下板的厚度均为15mm-20mm;所述聚苯乙烯泡沫板层的厚度为8mm-15mm。
优选的,所述抗压孔的数量设置6-10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方便整体移动,方便桥梁底板及腹板病害处理,同时其抗压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固定板抗压能力强,抗压孔采用双层设置,具有二次减震效果,抗压孔在具有抗震效果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抗震效果强,同时抗震平稳;此外,设置的波浪形抗压条能够进一步提高抗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桥面行走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交桥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交桥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2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