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面油膜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3433.9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6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龙;王菊霞;王菊华;蒲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体 吸油 水面油膜 吸油毡 横杆 卡扣 卡帽 本实用新型 吸收装置 配重件 方便收纳 横杆连接 卡接配合 框状结构 吸附效果 长轴 卡接 器材 环保 | ||
1.一种水面油膜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1)、第一吸油索(4)、第二吸油索(5)、横杆(2)、吸油毡(3)和配重件,所述浮体(1)为圆柱形,所述浮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环扣,所述浮体(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环扣,所述横杆(2)的一端设有第三环扣,所述横杆(2)的另一端设有第四环扣,所述第一吸油索(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扣连接,所述第一吸油索(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环扣连接,所述第二吸油索(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环扣连接,所述第二吸油索(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环扣连接,吸油毡(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吸油索(4)连接,所述吸油毡(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吸油索(5)连接,所述配重件设置在所述浮体(1)的下方;
沿所述浮体(1)的长轴方向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设有卡扣,凹槽的另一侧设有卡帽,所述卡扣能够与所述卡帽卡接配合,所述横杆(2)能够容置于所述凹槽内,通过将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帽卡接能够将所述横杆(2)固定在所述浮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油膜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和卡帽均位于所述第一环扣与第二环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油膜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毡(3)包括吸油毡(3)本体和多个连接扣,所述吸油毡(3)本体呈矩形,所述连接扣设置在所述吸油毡(3)的一组对边上,所述吸油毡(3)通过所述连接扣与所述第一吸油索(4)和第二吸油索(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油膜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毡(3)本体由吸油层和包裹所述吸油层的透液层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油膜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液层由聚丙烯、聚乙烯或聚酯中的一种喷熔无纺布材料制成,所述吸油层由膨润土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油膜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索包括防护层、保护层和填充物,所述防护层包裹在所述填充物外侧,所述保护层包裹于所述防护层外侧,所述保护层为网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面油膜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材质为抗紫外线涤纶,所述防护层为亲油无纺布,所述填充物为熔喷吸附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油膜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为铁链,所述铁链沿着所述浮体(1)的长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34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吸附水体油污的筒形吸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标准贯入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