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蝶板嵌入式防泥沙三偏心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4198.7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1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凤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埃维玛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6 | 分类号: | F16K1/36;F16K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地址: | 20190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座 阀杆 蝶板 阀体 三偏心蝶阀 竖直延伸部 防泥沙 嵌入式 阀盖 通孔 种蝶 本实用新型 过水通道 卡死现象 上下对齐 预留空间 上端 侧壁 蝶阀 下端 背面 穿插 泥沙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蝶板嵌入式防泥沙三偏心蝶阀,包括阀杆、蝶板、阀座、阀体和阀盖,其中,蝶板背面设有与阀杆相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上端设有竖直延伸部,连接部的下端设有U型延伸部,U型延伸部围绕阀杆的四周形成U型槽结构。围绕蝶板的外圈设置有阀座,阀座内部设有与U型延伸部相配合的预留空间,竖直延伸部与U型延伸部均包裹于阀座内部,阀座通过阀盖固定于阀体过水通道内的侧壁上,阀体、连接部和阀座上设有上下对齐的通孔,阀杆穿插于通孔内。以解决现有的蝶阀在输送含泥沙浓度大的液体时,容易产生卡死现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蝶板嵌入式防泥沙三偏心蝶阀。
背景技术
在管道输送液体中,经常采用阀门来控制管道流量,蝶阀以其快速启闭、操作简单而成为管道输送液体时普遍选用的设备。但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如输送含泥沙浓度大的液体时,往往使普通结构的蝶阀,由于泥沙影响发生阀门的密封性不可靠,或阀杆转动不灵活、甚至卡死现象,使用普通蝶阀开闭困难,导致经常维修或报废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蝶板嵌入式防泥沙三偏心蝶阀,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蝶阀在输送含泥沙浓度大的液体时,容易产生卡死现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蝶板嵌入式防泥沙三偏心蝶阀,包括阀杆、蝶板、阀座、阀体和阀盖;其中,所述蝶板背面设有与所述阀杆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端设有竖直延伸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设有U型延伸部,所述U型延伸部围绕所述阀杆的四周形成U型槽结构;
围绕所述蝶板的外圈设置有所述阀座;所述阀座内部设有与所述 U型延伸部相配合的预留空间,所述竖直延伸部与所述U型延伸部均包裹于所述阀座内部;所述阀座通过阀盖固定于所述阀体过水通道内的侧壁上;所述阀体、连接部和阀座上设有上下对齐的通孔,所述阀杆穿插于所述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阀座包括前阀座以及与所述前阀座配合衔接的后阀座;所述前阀座与后阀座通过螺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直延伸部的外表面呈光滑的曲面。
优选的,所述阀体包括上阀体与下阀体,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围绕所述阀杆设有填料;所述填料底端设有填料垫圈。
优选的,所述阀杆底端设有止推轴承。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阀杆的连接部通过锥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阀杆通过V型密封圈与所述阀体过盈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之处在于,竖直延伸部与U 型延伸部嵌合于阀座内部的设计,直接隔绝了阀杆与液体直接接触,避免了细沙等物体卡于阀杆与阀座之间,导致阀杆转动不灵活、甚至卡死现象。U型延伸部的设计,使得卡入U型延伸部与阀座之间的细沙可以顺着物体的惯性直接落入阀杆四周的U型槽内,避免泥沙落入轴承内部,导致阀门卡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蝶板嵌入式防泥沙三偏心蝶阀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蝶板嵌入式防泥沙三偏心蝶阀,包括阀杆1、蝶板2、阀座3、阀体4和阀盖5,其中,蝶板2背面设有与阀杆相连接的连接部21,连接部21的上端设有竖直延伸部 22,连接部21的下端设有U型延伸部23,U型延伸部23围绕阀杆1 的四周形成U型槽结构。
围绕蝶板2的外圈设置有阀座3,阀座3内部设有与U型延伸部 23相配合的预留空间,竖直延伸部22与U型延伸部23均包裹于阀座3内部,阀座3通过阀盖5固定于阀体4过水通道内的侧壁上,阀体4、连接部21和阀座3上设有上下对齐的通孔,阀杆1穿插于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埃维玛阀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埃维玛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41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