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5948.2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7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燕;田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长沙思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5 | 代理人: | 肖战胜;陈华俊 |
地址: | 410151 湖南省长沙市万***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区 视觉识别机构 传感模块 视觉识别 物料分离 中央控制模块 自动分选装置 本实用新型 储料装置 传输机构 分离模块 分离装置 储料槽 第一传感器 废金属 服务成本 供料机构 供料装置 物料传输 物料传送 物料分选 准确率 电连 分选 劳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分选装置,包括供料机构、传输机构、视觉识别机构、传感模块、物料分离机构、中央控制模块,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输区和第二传输区,第二传输区设有视觉识别区域,供料装置将物料传送至第一传输区,传感模块包括设置在第二传输区的第一传感器,视觉识别机构对进入视觉识别区域的物料进行视觉识别,传感模块、视觉识别机构、物料分离机构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物料分离机构包括分离装置和储料装置,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模块,储料装置沿物料传输方向设有多个储料槽,分离模块将识别的物料分选至相应的储料槽中。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废金属识别的准确率和分选能力降低了人工劳动、运行和服务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金属分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如此,人们对金属资源的消费量越来越大,而国内资源消耗稀缺,对外依赖性强。中国每年约有500万吨的废钢铁、20多万吨的有色金属没有回收利用。因此,废金属物料回收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在废金属物料中金属往往以元素或合金的形式存在,通常采用熔炼等方式进行二次资源回收。在熔炼前对废金属物料进行相应的分选处理,能够降低再生金属提纯工艺的难度、提高回收效率和利润。
现有技术中,国内的分选系统主要是根据金属的物理特性,采用风选、磁选、涡电流分选等,随着废金属物料中有色金属的比例增加,需要对铜、铝、锌等废有色金属进行细化分选,上述常见的分选方法无法适应需求,需要新的自动化分选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废金属识别的准确率和分选能力的自动分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废金属识别的准确率和分选能力的自动分选装置。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分选装置,包括供料机构、传输机构、视觉识别机构、传感模块、物料分离机构以及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传输机构沿物料传输方向包括第一传输区和第二传输区,所述第一传输区的传输速度小于第二传输区的传输速度,所述第二传输区预设有视觉识别区域,所述供料装置将物料传送至传输机构的第一传输区,所述传感模块至少包括设置在第二传输区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物料进入视觉识别区域,所述视觉识别机构用于对进入视觉识别区域的物料进行视觉识别,所述传感模块、视觉识别机构以及物料分离机构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物料分离机构包括分离装置以及储料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至少包括设置在第二传输区末端的分离模块,所述储料装置沿物料传输方向设有多个储料槽,所述分离模块将识别的物料分选至相应的储料槽中。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废有色金属的分选经过上游工艺处理后的废金属物料通过供料机构后被分开后传送至传输机构的第一传输区,然后传输至第二传输区,由于第二传输区与第一传输区存在一定的速度差,物料进入第二传输区后可进一步拉开与后方物料之间的距离,传感器在视觉识别区域检测到物料信号后将感应信号传递给中央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控制视觉识别机构对进入视觉识别区域的物料进行视觉识别,视觉识别机构将识别信息传递给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对接收的识别信息进行图像预处理、颜色特征提取后与预存的视觉信息进行比较匹配,并根据比较匹配结果控制并对物料分离机构进行相关调整,根据调整结果,分离模块将识别的物料分选至相应的储料槽中。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完成废有色金属的分选,提高了废金属识别的准确率和分选能力降低了人工劳动、运行和服务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有效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5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隔热板的自动检测线
- 下一篇:用于探测在材料流中的对象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