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6363.2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6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彭德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市客族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2 | 分类号: | E04B2/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限位组件 梯形槽 插接 金属网格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 装配式建筑 墙体构件 保温性能 隔音 插接槽 泡沫层 限位条 拆解 坚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构件,所述第一墙体的前端插接于第二L形块和第一L形块之间,所述第二L形块和第一L形块分别插接于两个第一插接槽中,所述第二梯形槽和第三梯形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梯形槽和第三梯形槽中插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包括左侧梯形限位组件和右侧梯形限位组件,所述左侧梯形限位组件和右侧梯形限位组件的细端相固定,所述左侧梯形限位组件插接于第二梯形槽中,本实用新型安装和拆解都较为快捷,同时本装置的墙体内安装金属网格加强筋,在金属网格加强筋的空隙中添加泡沫层,大大增强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隔音和保温性能,同时保证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坚固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构件。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块,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墙体的拼装较为费力,拆卸也很是麻烦,同时现有的装配式墙体的保暖和隔音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构件,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相互插接,所述第一墙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前端对称竖直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墙体的前表面中部竖直开设有第一梯形槽,所述第一墙体的右侧面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一L形块,所述第一墙体的右侧面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L形块,所述第二L形块位于第一L形块的前方,且第二L形块和第一L形块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墙体的右侧面后端开设有第二梯形槽,且第二梯形槽位于第二L形块和第一L形块之间;
所述第二墙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前端对称竖直开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墙体的前表面中部竖直开设有第三梯形槽,所述第二墙体的右侧面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三L形块,所述第二墙体的右侧面后端固定安装有第四L形块,所述第四L形块位于第三L形块的前方,且第四L形块和第三L形块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墙体的右侧面后端开设有第四梯形槽,且第四梯形槽位于第四L 形块和第三L形块之间;
所述第一墙体的前端插接于第二L形块和第一L形块之间,所述第二L 形块和第一L形块分别插接于两个第一插接槽中,所述第二梯形槽和第三梯形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梯形槽和第三梯形槽中插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包括左侧梯形限位组件和右侧梯形限位组件,所述左侧梯形限位组件和右侧梯形限位组件的细端相固定,所述左侧梯形限位组件插接于第二梯形槽中,且右侧梯形限位组件插接于第三梯形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墙体包括第一金属外层和第二金属外层,所述第一金属外层和第二金属外层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网格加强筋,所述金属网格加强筋的网格空隙中填充有泡沫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外层和第二金属外层的外侧壁镀有防氧化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构件,本装置通过两面墙体的相互插接来实现两面墙体的固定,这种连接方式操作简便,安装和拆解都较为快捷,同时本装置的墙体内安装金属网格加强筋,在金属网格加强筋的空隙中添加泡沫层,大大增强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隔音和保温性能,同时保证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坚固程度,更符合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墙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市客族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未经河源市客族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6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