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铝合金窗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8892.6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3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马腾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腾信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71 | 分类号: | E05F15/71;E05F15/635;E05F15/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发信号 压力传感器 扇体 窗框 湿敏传感器 铝合金窗户 控制模块 驱动机构 窗户 室外 压力传感器输出 控制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方向移动 预定值时 智能 电连接 内壁 平滑 雨水 驱动 室内 输出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铝合金窗户,包括窗框、在窗框内水平滑移的第一扇体以及固定于窗框内的第二扇体,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湿敏传感器、控制模块和驱动机构;压力传感器设于窗框远离第二扇体的内壁,当第一扇体与压力传感器分离后,压力传感器输出第一触发信号;湿敏传感器设于室外,用于检测室外的空气湿度并在湿度高于预定值时输出第二触发信号;控制模块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后,控制驱动机构启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扇体向压力传感器的方向移动,这样下雨天时窗户将自动关闭,避免雨水从打开的窗户进入到室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窗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铝合金窗户。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窗户的构造也日趋复杂。传统上的窗户功能比较单一,主要就是起到遮风挡雨的效果。
目前,公告号为CN201202349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推拉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窗框、第一扇体和驱动机构。第一扇体位于窗框内,并与窗框活动连接。驱动机构包括与电源连接的驱动电机、主动轮和齿条,主动轮与驱动电机连接,主动轮与齿条啮合。电源、驱动电机和主动轮设置于窗框上,齿条设置于第一扇体上。由于窗框是固定不动的,而第一扇体是活动的,将驱动电机设置于窗框上,齿条设置于第一扇体上,驱动电机与电源连接后,控制驱动电机就可以顺畅地控制第一扇体工作。
但是,当出现下雨天且室内又没有人时,雨水很容易通过打开的窗户飘进室内,使室内的地面出现积水,甚至损坏室内的家具或电器,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铝合金窗户,具有在下雨天时自动关闭窗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铝合金窗户,包括窗框、在窗框内水平滑移的第一扇体以及固定于窗框内的第二扇体,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湿敏传感器、控制模块和驱动机构;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窗框远离第二扇体的内壁,当所述第一扇体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分离后,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第一触发信号;
所述湿敏传感器设于室外,用于检测室外的空气湿度并在湿度高于预定值时输出第二触发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后,控制驱动机构启动;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扇体向压力传感器的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扇体处于打开状态时,压力传感器将输出第一触发信号;当户外湿度高于预定值时,湿敏传感器将输出第二触发信号;当控制模块只接受到第一触发信号或者第二触发信号时,驱动机构均不会启动;当控制模块同时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时,将控制驱动机构启动使打开的第一扇体向压力传感器的方向运动,这样下雨天时第一扇体将自动关闭,避免雨水从第一扇体与窗框之间的空隙进入到室内。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窗框上的电机、设于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部以及与齿轮部相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固定于第一扇体上,且呈水平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的启动将带动齿轮部转动,从而使与齿轮部相啮合的齿条沿着水平方向运动,这样就能够带动第一扇体水平滑移。
优选的,所述齿轮部包括设于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分离,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转轴与第二齿轮的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靠近第二齿轮一端设有用于拉拽第二齿轮远离齿条的拉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腾信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腾信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8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