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后浇带的可自由导向的浇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0069.9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8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明;帅立岗;李荣波;黄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筒 浇筑装置 搅拌电机 自由导向 固定架 后浇带 外框架 本实用新型 挡板 控制结构 上料结构 滚珠 蓄电池 推杆 导向结构 电性连接 螺旋分布 驱动结构 转动连接 下料箱 底端 浇筑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后浇带的可自由导向的浇筑装置。所述用于后浇带的可自由导向的浇筑装置包括外框架;驱动结构;导向结构;推杆;控制结构;蓄电池;上料结构;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筒、挡板、搅拌电机、多个滚珠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外框架的底端,所述搅拌电机固定于所述外框架,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控制结构电性连接,所述搅拌筒通过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搅拌筒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多个所述滚珠,所述搅拌筒的内部设有螺旋分布的所述挡板,且所述上料结构靠近所述搅拌筒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搅拌筒的内部;下料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后浇带的可自由导向的浇筑装置的浇筑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后浇带的可自由导向的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浇筑设备大大提高了浇筑的效率。
然而传统的后浇带浇筑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都是通过人工搬运,或者通过水泥车直接搬运,在浇筑过程中由于二次搬运影响到了混凝土的水泥和沙石的均匀度,影响到了浇筑的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后浇带的可自由导向的浇筑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浇筑均匀、浇筑效果好的用于后浇带的可自由导向的浇筑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后浇带的可自由导向的浇筑装置,包括:外框架;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固定于所述外框架;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驱动结构对称固定于所述外框架的底端;推杆,所述推杆固定于所述外框架;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固定于所述推杆;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于所述外框架,且所述控制结构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上料结构,所述上料结构固定于所述外框架的顶端;搅拌结构,所述上料结构的底端的所述外框架的内部设有所述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筒、挡板、搅拌电机、多个滚珠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外框架的底端,所述搅拌电机固定于所述外框架,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控制结构电性连接,所述搅拌筒通过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搅拌筒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多个所述滚珠,所述搅拌筒的内部设有螺旋分布的所述挡板,且所述上料结构靠近所述搅拌筒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搅拌筒的内部;下料箱,所述下料箱固定于所述外框架,且所述搅拌筒靠近所述下料箱的一端口设于所述下料箱的中线处。
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轴、两个驱动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外框架,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轮对称固定于所述驱动轴,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外框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第一工作开关和第二工作开关,所述第一工作开关和所述第二工作开关固定于所述推杆,所述第一工作开关和所述第二工作开关均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工作开关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框架的底端设有振动结构,所述振动结构包括导轨、压板、振动弹簧和振动电机,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外框架,所述压板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振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导轨,所述振动电机与所述第二工作开关电性连接,且所述振动电机与所述压板之间设有所述振动弹簧。
优选的,所述导轨与所述驱动轮之间的所述外框架的底端设有抹平板,且所述抹平板与所述外框架之间的夹角为60-90°。
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两个导向轮和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固定于所述外框架,两个所述导向轮对称固定于所述导向轴的两端,且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抹平板之间的所述外框架上设有所述导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00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后浇带浇筑的漏斗
- 下一篇: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紧固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