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用熔融纺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0360.6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2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潮;吴镇波;吕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纬化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3/00 | 分类号: | D01D13/00;D01D5/096;D01D10/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5004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融纺丝机 导盘 纤维丝束 实验用 调丝机构 树脂纤维 纺丝 本实用新型 导丝机构 纺丝设备 挤出机构 计量机构 冷却机构 收卷机构 顺序安装 速度差 纺制 均油 熔体 收卷 涂覆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实验用熔融纺丝机,属于纺丝设备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实验用熔融纺丝机通用性不佳、纺制树脂纤维种类较少、类型单一的技术问题,本案的熔融纺丝机包括机架、熔体挤出机构、计量机构、纺丝机构、冷却机构、调丝机构、第一、二、三导盘机构、导丝机构以及收卷机构,通过将各个机构分别按照纺丝的工艺顺序安装在机架上,调整各导盘机构之间的速度差,使得树脂纤维在经过第一、二、三导盘机构时能够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纤维丝束,此外,在调丝机构和第一导盘机构之间设置均油机构,使得油脂能够涂覆在纤维丝束外表面上,便于纤维丝束的收卷和后续的加工作业,相比现有技术,本案的熔融纺丝机通用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用熔融纺丝机。
背景技术
熔融纺丝机通常包括机架、熔体挤出机构、计量机构、纺丝机构、冷却机构、调丝机构、导盘机构、导丝机构以及收卷机构,这些机构按照纺丝工艺的顺序安装在机架上,现有的实验用熔融纺丝机普遍具有纺制树脂纤维的种类较少、可纺制的纤维丝束的类型单一的缺陷,因此,其通用性不佳,其次,纺丝机纺制出的纤维丝束在收卷过程中容易相互缠绕,多股纤维丝束之间容易发生粘连,影响了树脂纤维的后续加工,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通用性更好、生产效率更高的实验用熔融纺丝机。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用熔融纺丝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熔体挤出机构、与所述的熔体挤出机构相连的计量机构、与所述的计量机构相连且用于纺制纤维丝束的纺丝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纺丝机构下游的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冷却机构下游的调丝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调丝机构下游的第一导盘机构、位于所述的调丝机构和所述的第一导盘机构之间的均油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第一导盘机构下游的第二导盘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第二导盘机构下游的多个第三导盘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多个所述的第三导盘机构下游的导丝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导丝机构下游的收卷机构,所述的均油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驱动电机、与所述的驱动电机相传动连接的均油辊、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均油辊下方的蓄油盘。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多个所述的第三导盘机构沿同一水平线延伸。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导丝机构位于所述的第二导盘机构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导盘机构与所述的调丝机构相齐平,多个所述的第三导盘机构与所述的冷却机构相齐平。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多个所述的第三导盘机构均匀间隔排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上在位于所述的均油机构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油脂更为均匀地涂覆在纤维丝束表面上的网络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计量机构包括纺丝计量泵。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纺丝机构包括与所述的纺丝计量泵相连的喷丝板、设置在所述的喷丝板上的喷丝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案中,通过设置第一、二导盘机构,并将第一导盘机构设置在调丝机构的下游,通过在第二导盘机构的下游设置多个第三导盘机构,使得经通过纺丝机构纺制的树脂纤维在经过第一、二、三导盘机构时能够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纤维丝束,此外,在调丝机构和第一导盘机构之间设置均油机构,使得油脂能够涂覆在纤维丝束外表面上,便于纤维丝束的收卷和后续的加工作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案的熔融纺丝机可以纺制的树脂纤维的类型更加多样化,纺丝机在纺制多种不同类型的纤维丝束时能够得到更多的工艺参数,为工业生产提供更为丰富的有效数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纬化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纬化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03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