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老化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0823.9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0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覃秀君;郭金明;田树军;郭丽娟;李婧;朱时阳;黎大健;赵坚;黄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04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戴燕桃;巢雄辉 |
地址: | 53002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装置 支撑板 老化 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 本实用新型 底部支架 电缆 挡板 固定带 滑动 表面开设 电缆固定 电缆样本 电力电缆 辅助工具 固定设置 绝缘距离 卡扣配合 老化过程 老化装置 两侧设置 支撑作用 纵向通孔 复合材料 贯穿 检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老化支撑装置,涉及电力电缆检测辅助工具技术领域。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老化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贯穿支撑板的凹槽,且所述支撑板和底部支架均采用SMC玻璃钢复合材料;将待老化的电缆样本置于所述凹槽内,既能对电缆起到支撑作用,又保证了老化过程中电缆对地以及周围老化装置的绝缘距离;本实用新型老化支撑装置凹槽的两侧设有挡板,该挡板可以防止电缆向两侧的滑动和脱落;本实用新型老化支撑装置还可以在凹槽的两侧设置固定带,通过固定带上纵向通孔和卡扣配合,将电缆固定在凹槽内,防止电缆滑动和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缆检测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老化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有着可靠的电气、机械性能,因此在我国城市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电缆运行年限的增加,我国90年代中大量使用的交联聚乙烯电缆开始逐步进入老化故障高发期。由于早期电力电缆制造整体工艺不高,电缆防水性能不佳,同时电缆大多为直埋式,其周围环境潮湿,水分在电场的作用下进入电缆内部可能存在的局部缺陷,导致这些缺陷成为水树的引发点。随着水树的生长,电缆的绝缘性能会显著下降,在一定的条件下还会引发电树,导致绝缘击穿。虽然目前有针对水树形成和生长的新型的抗水树性电缆,其内部出现水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是对于早期的水树老化电缆,由于其直接埋于地下,且大部分电缆集中在中心城区,更换老化电缆将产生巨大的工程量以及巨额费用。因此,将局部有缺陷的地方修复,从而延长电缆使用寿命,将会节约巨大的财力物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研究水树老化修复技术对电缆绝缘性能的提升效果时,首先需要得到具有水树老化电缆的样本。在进行电缆的加速水树老化时,特别是对于高压电力电缆,由于其体积较中压电力电缆大得多,其对大地的绝缘以及周围老化装置的绝缘将会更加困难。针对该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简单轻便的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老化支撑装置,其具有简单轻便、支撑性能好、成本低,适用于高压(110kV和220kV)电力电缆支撑单元等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老化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老化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贯穿支撑板的凹槽,使待老化的电缆样本置于凹槽内,而不易滑动和脱落;所述支撑板和底部支架均采用SMC玻璃钢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耐化学防腐性,同时能够保证在进行水树老化过程中电缆与支撑装置的电气绝缘。
进一步的,在所述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凹槽两侧转动连接,且两块挡板的宽度之和与凹槽的宽度相等,两块挡板的长度与凹槽的长度相等,两块挡板的两侧边与凹槽的侧边相适应;在支撑电缆时,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板垂直,用于进一步防止电缆滑动和脱落;在不支撑时,将两块挡板合上,与所述支撑板平行,并且将凹槽完全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采用SMC玻璃钢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在所述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在所述第一固定带上开设多个纵向通孔,在所述第二固定带的自由端设置卡扣,所述卡扣与纵向通孔配合使用,将电缆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防止电缆滑动和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架为可伸缩式支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底部支架的高度,使电缆对地具有足够的绝缘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08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压击穿试验仪用夹持装置
- 下一篇:电能表多表位耐压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