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备纯净金属离子溶液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1123.1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5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8 | 分类号: | B01J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英管 反应管 进水口 溶液箱 本实用新型 纯净金属 离子溶液 循环管道 紫外线灯 出水口 循环泵 制备 金属管套 溶液循环 搅拌器 金属管 金属丝 连通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纯净金属离子溶液的装置,包括反应管体、溶液箱、循环泵、石英管以及紫外线灯,反应管体下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溶液箱通过循环管道与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进水口与溶液箱之间的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石英管设置在反应管体内,紫外线灯设置在石英管内;金属管套设在石英管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金属管或者金属丝不与反应容器接触,也不需要使用搅拌器,通过溶液循环达到了搅拌的效果,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离子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备纯净金属离子溶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离子溶液在水体消毒、水体矿化,以及化学研究、化工生产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传统的金属离子制备一般采用电解法,电解法的电极容易出现钝化,而且控制系统比较复杂,针对电解法的技术缺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4071879B公开了一种利用紫外光源诱发铜离子从铜体连续析出的方法,是通过以下的步骤实现的:(1)将铜体切丝或者切片后浸没于盛水的容器中,开启搅拌器不断搅拌水体并保持所述铜体一直被水体浸没;(2)开启紫外光源对水体进行连续不断的照射,有可能水中出现白色沉淀;(3)过滤,检测出滤液中具有一定浓度的铜离子,在未过滤的原溶液中滴入盐酸,白色沉淀溶解,检测出具有铜离子。紫外光源照射,使铜体连续不断的析出铜离子,相对于电解铜更加简单和有效,不存在钝化现象。但是,由于将铜丝或者铜片等金属材料直接放置到容器内,利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同时采用紫外光源进行照射,金属材料在容器内的位置不确定,光照效果难以把握,而且金属材料容器容易发生碰撞,采用搅拌器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纯净金属离子溶液的装置,能够避免金属丝或者金属片与容器之间的碰撞,不需要使用搅拌器,操作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备纯净金属离子溶液的装置,包括反应管体、溶液箱、循环泵、石英管以及紫外线灯,反应管体下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溶液箱通过循环管道与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进水口与溶液箱之间的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石英管设置在反应管体内,紫外线灯设置在石英管内;金属管套设在石英管外。使用时,循环泵工作,从溶液箱内抽取溶液,从进水口注入反应管体内,反应管体内充满溶液后,溶液从出水口溢出并回到溶液箱内,形成溶液循环回路;开启紫外线灯,照射金属管的内壁,金属管浸没在溶液内,不断地向溶液内析出金属离子,从而获得金属离子溶液。
进一步的,石英管的两端伸出反应管体的端部,紫外线灯与一电线连接,电线从石英管的端部穿出。石英管架设在反应管体内,不与反应管体的管壁接触,使得整个石英管都被溶液包裹。
进一步的,金属管下方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安装在反应管体内,石英管位于金属管内。石英管与金属管不直接接触,避免金属管的重量作用于石英管上,造成石英管的损害,而且此时金属管内部充满溶液,光照面积更加充分。
进一步的,金属管采用一金属丝支架替换,金属丝支架设置在石英管周围,金属丝缠绕在金属丝支架上。
进一步的,金属丝支架包括多个三角棱体,三角棱体上设置有线槽,金属丝缠绕在线槽内。不同的线槽可以用于缠绕不同金属的金属丝,从而制备混合金属离子溶液。
进一步的,多个金属丝支架设置在石英管周围,多个金属丝支架之间设置有连接辊。
进一步的,金属丝支架包括五个三角棱体,五个三角棱体沿径向均匀分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溶液循环回路,金属管或者金属丝固定安装,紫外光照射金属管或者金属丝产生金属离子,使得金属管或者金属丝不与反应容器接触,也不需要使用搅拌器,通过溶液循环达到了搅拌的效果,结构简单,而且通过不同金属丝的安装,可以制备混合金属离子溶液;另外,通过控制金属管的长度,或者金属丝的数量,可以获得不同浓度的溶液。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1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反应釜进料口端盖
- 下一篇:一种制备低聚壳聚糖的自振空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