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导电承力索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3134.3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8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东;李立铭;杨长红;杨超;徐振东;李伟宁;黄建莹;刘金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鑫晖铜业特种线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8;H01B7/20;H01B7/282;H01B5/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赵俊娇 |
地址: | 0555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线层 防护层 绞线 中心导线 螺旋缠绕 铜镁合金 铜银合金 承力索 导电率 高导电 纯铜 单丝 螺旋缠绕方向 铜银合金导线 导电性 半导电带 导线螺旋 相反设置 两层 缠绕 外部 保证 | ||
一种高导电承力索,包括位于中心的基体和外部的绞线,绞线螺旋缠绕在基体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属的基体包括中心导线和中心防护层,中心导线为四根铜银合金导线螺旋缠绕形成,中心防护层为半导电带,绞线包括至少两层的绞线层,绞线层与绞线层之间设置有绞线防护层,绞线防护层为铜镁合金管装层,且绞线层内为多根铜镁合金导线螺旋缠绕形成,绞线层与绞线层之间、绞线层与中心导线之间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反设置。采用铜银合金作为中心导线,其导电率与纯铜单丝的导电率相近,但是抗拉强度明显高于纯铜单丝,且四根铜银合金螺旋缠绕进一步增大了其抗拉强度,中心防护层和绞线防护层更加增加了其抗拉强度且保证了整体的导电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化铁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导电承力索。
背景技术
承力索是电气化铁道悬挂接触导线的配套产品,主要通过吊弦将承力索悬挂起来。承力索还可承载一定电流来减小牵引网阻抗,降低电压损耗和能耗。承力索根据材质可分为铜承力索、钢承力索、铝包钢承力索。钢承力索需采取防腐措施,承力索是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线路中,承担着输电和悬挂机车滑道线双重作用的重要导线。由于铁路的特殊作业条件和环境,对承力索性能要求也很高,要求承力索要导电强、受流好。要具有一定的导电载流能力,还能在不同地区、四季气温、各种气候条件变化下,均能保证正常良好送电;要耐腐蚀,寿命长。要能承受各种大气环境厂,所存在的配、碱、盐、硫等化学污染腐蚀;要强度高、自重轻。以保证承力索在架设后变形小、弧垂均匀,能承受机车通过传递的振动和风、冰、雨、雪等自然环境外力载荷作用。
铜承力索导电性能好,可做牵引电流的通道之一,和接触线并联供电,降低压损和能耗,且抗腐蚀性能高。但铜承力索消耗铜多,造价高且机械强度低,不能承受较大的张力,温度变化时弛度变化也大。
钢承力索用镀锌钡绞线制成,强度高、耐张力大,安装弛度小且弛度变化也小,既节省有色金属又造价低。但其缺点为电阻大,导电性能差,一般为非载流承力索。钢承力索不耐腐蚀,使用时还要采用防腐措施。
铝包钢承力索是铝覆钢线和铝线铰合而成,主要以铝覆钢线中的钢芯部分承受张力,覆铝层和铝线载流,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和抗腐蚀性能较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抗拉强度高、导电率好的一种高导电承力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高导电承力索,包括位于中心的基体和外部的绞线,绞线螺旋缠绕在基体的外侧,关键在于:所属的基体包括中心导线和中心防护层,中心导线为四根铜银合金导线螺旋缠绕形成,中心防护层为半导电带,绞线包括至少两层的绞线层,绞线层与绞线层之间设置有绞线防护层,绞线防护层为铜镁合金管装层,且绞线层内为多根铜镁合金导线螺旋缠绕形成,绞线层与绞线层之间、绞线层与中心导线之间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反设置。
在绞线层的最外侧设置有外部防护层。
所述的外部防护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排布的混纺纱线编制层和防水层。
所述的防水层为聚氨酯防水涂料层。
所述的绞线层内的单根铜镁合金导线的纵截面为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铜银合金作为中心导线,其导电率与纯铜单丝的导电率相近,但是抗拉强度明显高于纯铜单丝,且四根铜银合金螺旋缠绕进一步增大了其抗拉强度,中心防护层、绞线防护层和外部防护层更加增加了其抗拉强度且保证了整体的导电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鑫晖铜业特种线材有限公司,未经邢台鑫晖铜业特种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3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