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震勘探弹性波的激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4004.1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6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常文凯;刘定国;杨荣芳;汤从贵;苏海鹏;罗志远;尹智力;吴名剑;朱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02 | 分类号: | G01V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装置 导向柱 本实用新型 地震勘探 弹性波 金属板 铁饼 弹片装置 激发装置 控制箱 圆筒状 通孔 电流调节旋钮 电源开关 滑动连接 技术操作 加速状态 铁板 电生磁 省时 省力 激发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勘探弹性波的激发装置,包括金属板(1),金属板(1)上固定有电磁装置(2),电磁装置(2)上设有线圈(3)和控制箱(4),控制箱(4)上设有电流调节旋钮(5)和电源开关(6);电磁装置(2)的形状为圆筒状,圆筒状电磁装置中央的金属板(1)上设有导向柱(7),导向柱(7)上部设有弹片装置(8),弹片装置(8)上方的导向柱(7)上设有铁饼(9),铁饼(9)中央设有通孔(10),通孔(10)与导向柱(7)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生磁的特性,使铁饼以高于加速状态碰撞铁板,从而激发地震勘探所需要的弹性波。本实用新型比现有技术操作更方便,省时省力,且在陆上与水上均可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震勘探弹性波的激发装置,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地震勘探震源的类型主要有炸药震源和非炸药震源两种。炸药震源:炸药震源有宽广的频谱,适于大于80周/秒的高频、频率在15—80周/秒的中频和频率在6—15周/秒的低频的地震勘探。炸药震源的不足是,能量并不能全部用在地震勘探所需要的有效波上,大部分消耗于使周围介质破碎或形成永久形变,仅有部分能量可作为地震干扰。在干燥疏松岩石中爆炸时,有效能量更低。且炸药震源危险性大、申报审批难,很难满足工程各方面的要求。非炸药震源:目前在工程地质勘查中地震勘探的震源主要是通过人工使用重锤敲击金属板激发,费时费力,且激发的能量很难满足工程的需要。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不足,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能在陆上与水上均可使用的地震勘探弹性波的激发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震勘探弹性波的激发装置,包括金属板,金属板上固定有电磁装置,电磁装置上设有线圈和控制箱,控制箱上设有电流调节旋钮和电源开关;电磁装置的形状为圆筒状,圆筒状电磁装置中央的金属板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上部设有弹片装置,弹片装置上方的导向柱上设有铁饼,铁饼中央设有通孔,通孔与导向柱滑动连接。
前述装置中,所述金属板为矩形板,矩形板四角处设有固定孔;矩形板中央设有用于连接导向柱的大螺纹孔;大螺纹孔周围设有用于固定电磁装置的小螺纹孔;导向柱底端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金属板中央的大螺纹孔螺纹连接;导向柱上部设有用于安装弹片装置的环槽,弹片装置安装在环槽内。
前述装置中,所述弹片装置包括一对对称的半圆环,半圆环上设有沉头螺钉孔,两个半圆环经沉头螺钉与导向柱的环槽底部固定连接;半圆环底面设有弧形弹片。
前述装置中,所述电磁装置底部沿圆周设有固定耳板,固定耳板上设有螺栓孔,电磁装置经螺栓与金属板上的小螺纹孔固定连接;金属板顶面与电磁装置底面之间设有减震垫,减震垫形状与电磁装置底面形状对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生磁的特性,通过载流铁心线圈产生的电磁吸力,使铁饼沿着导向柱以高于加速状态碰撞铁板,从而激发地震勘探所需要的弹性波。同时通过调节线圈中电流的强度来调节电磁吸引力的大小,以满足不同地震勘探深度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装置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比现有技术操作更方便,省时省力,且在陆上与水上均可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向柱与金属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弹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板、2-电磁装置、3-线圈、4-控制箱、5-电流调节旋钮、6-电源开关、7-导向柱、8-弹片装置、9-铁饼、10-通孔、11-固定孔、12-大螺纹孔、13-小螺纹孔、14-固定耳板、15-螺栓孔、16-螺栓、17-减震垫、18-外螺纹、19-环槽、20-半圆环、21-沉头螺钉孔、22-弧形弹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4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基信息应用地震观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携助力击震式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