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化乙炔气的系统及乙炔加氢制乙烯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4086.X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3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史东军;何杉;史雪君;黄伟;杜波;吴道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7/12 | 分类号: | C07C7/12;C07C11/24;C07C5/09;C07C11/04;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炔气 净化 净化器 乙炔加氢 三通阀 乙烯 氮气供给装置 空气供给装置 乙炔 本实用新型 供给装置 运行稳定 净化剂 可循环 钢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净化乙炔气的系统及乙炔加氢制乙烯的系统,其中,净化乙炔气的系统包括:乙炔供给装置、第一三通阀、第一净化器、第二净化器、第二三通阀、氮气供给装置和空气供给装置。该净化乙炔气的系统不仅操作简便、运行稳定,而且净化剂廉价易得且可循环使用,将其用于净化乙炔气时能够持续高效地净化钢瓶中的乙炔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乙炔气的系统及乙炔加氢制乙烯的系统。
背景技术
乙炔,分子式C2H2,俗称电石气,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员。乙炔在工业中用途广泛,除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断金属外,能与许多试剂发生加成反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可用作制造乙醛、醋酸、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乙炔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不同的聚合作用,分别生成乙烯基乙炔、二乙烯基乙炔、苯、环辛四烯等,而乙炔和氢气,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可进行选择加氢反应生成乙烯。
由于电石生产因素,乙炔气通常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砷化氢等杂质。工业乙炔气净化目前有两种主流技术,分别为次氯酸钠清净工艺和浓硫酸清净工艺,这两种工艺均能够除去大部分杂质,但各有利弊。由于乙炔在丙酮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因此工业上是在装满石棉等多孔物质的钢瓶中,使多孔物质吸收丙酮后将乙炔压入,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钢瓶乙炔纯度通常有3中规格,分别为工业级乙炔,体积浓度为<99.0%,高纯乙炔,体积浓度为99.9%~99.99%和电子级乙炔,体积浓度≥99.999%。工业级乙炔通常用于焊接及切割金属,对乙炔纯度要求不高;电子级乙炔主要用于原子吸收仪器,用量小且对乙炔纯度要求极高,电子级乙炔制备较难,价格昂贵,用途单一;而高纯乙炔,通常用于有机合成中,不同反应体系对乙炔的纯度均有具体的要求,尤其是杂质含量不能超过某规定的值,否则反应难以发生和持续。由于不同厂家采用的净化技术不同,即使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高纯乙炔气在使用时,针对敏感的化学反应,直接应用钢瓶的高纯乙炔,有时很难保证使用时反应的稳定性;同时乙炔气在释放中不可避免将溶剂丙酮带出,而丙酮对反应的影响有时不能忽略。因此,如何保证乙炔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纯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净化乙炔气的系统及乙炔加氢制乙烯的系统,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净化乙炔气的系统不仅操作简便、运行稳定,而且净化剂廉价易得且可循环使用,将其用于净化乙炔气时能够持续高效地净化钢瓶中的乙炔气,除去乙炔中含有的硫化氢、磷化氢、砷化氢以及丙酮等杂质气体,保证乙炔加氢制乙烯、乙炔二聚、乙炔三聚等反应体系的催化剂性质稳定,不受毒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净化乙炔气的系统,包括:
乙炔供给装置;
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具有第一口、第二口和第三口,所述第一口与所述乙炔供给装置相连;
第一净化器,所述第一净化器具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净化后乙炔气出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口相连,并且所述第一净化器中布置有第一净化剂和第一加热装置;
第二净化器,所述第二净化器具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净化后乙炔气出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三口相连,并且所述第二净化器中布置有第二净化剂和第二加热装置;
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具有第四口、第五口和第六口,所述第四口与所述第一净化后乙炔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五口与所述第二净化后乙炔气出口相连;
氮气供给装置,所述氮气供给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
空气供给装置,所述空气供给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40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