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镁合金高压金属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4245.6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6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阳江舟;赵阳;樊迟;高兰;王斌;卢一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资阳中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02;H01R4/3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41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针 转接 针头 壳体 连接器 后盖 高压金属 螺钉 镁合金 本实用新型 转接端子 绝缘台 包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镁合金高压金属连接器,包括壳体、后盖、螺钉、插针及转接插针;所述插针包括针头和绝缘台,所述转接插针一端为转接针头,另一端为转接端子,所述针头与转接针头连接,所述壳体包覆插针、螺钉及转接插针,所述后盖设置在壳体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线路使用的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在电动汽车上使用的镁合金高压金属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市场上,传统的新能源汽车采用的高压金属连接器壳体多为锌合金和铝合金,由于在新能源汽车上采用此类金属连接器较多,总体重量较大,使得车身总重量偏大,不符合汽车整体轻量化的设计。
在高压金属连接器的原有设计中,为固定插针,在绝缘台上设置止夹,使得连接器的安装和拆卸费时费力,容易损坏止夹,且操作流程复杂。原有连接器中采用的片簧转接插针的结构,在汽车行进过程中的抗震能力较弱,长时间使用会造成大量的电流散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更加简化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固有效的转接方式,整体更加轻量化的高压金属连接器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镁合金高压金属连接器,包括壳体、后盖、螺钉、插针及转接插针;所述插针包括针头和绝缘台,所述转接插针一端为转接针头,另一端为转接端子,所述针头与转接针头连接,所述壳体包覆插针、螺钉及转接插针,所述后盖设置在壳体上。
进一步,所述转接端子具有一插孔。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部连通,且内表面具有第一卡齿及第二卡齿。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齿与绝缘台卡合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二卡齿与转接端子卡合固定。
进一步,所述螺钉从壳体外部贯穿进入壳体内部,并与针头、转接针头抵触。
进一步,所述壳体两端各设置一个后盖。
进一步,所述后盖具有后盖开孔。
进一步,所述后盖一侧设置隔板。
进一步,所述壳体采用镁合金材料。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高压金属连接器内部结构进行简化,便于减轻成本,使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易于拆卸和安装。
2、采用后盖直接固定绝缘台和插针结构,使插座结构简单化,降低连接器成本。
3、采用螺钉锁紧式结构,使转接插针在工作时耐振动性能更加可靠,进而可满足长期大电流的传输且散失相对较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金属连接器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压金属连接器插针与转接插针连接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压金属连接器后盖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高压金属连接器后盖剖面图。
图中标记:1为针头,2为绝缘台,3为螺钉,4为转接针头,5为转接端子,6为插孔,7为后盖,8为壳体,9为第一卡齿,10为第二卡齿,11为后盖开孔,12为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资阳中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资阳中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42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笔记本连接器
- 下一篇:跳线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