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组装的物流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9583.9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5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安县新宏泰物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06 | 分类号: | B65D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合板 物流托盘 闭合 连接铰链 固定孔 横支架 组装 焊接固定 托板横梁 托盘底板 竖支架 支撑脚 焊接 本实用新型 收纳 环扣连接 连接支撑 螺栓固定 固定环 占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物流托盘,包括物流托盘主体、闭合板横支架、支撑脚、连接铰链、托板横梁和连接支撑条,所述物流托盘主体四周设置有闭合板,且闭合板上设置有闭合固定孔,所述闭合固定孔上环扣连接有闭合固定环,所述闭合板横支架焊接固定在闭合板上,且闭合板上焊接设置有闭合板竖支架,所述闭合板竖支架中部设置有闭合板横支架,所述支撑脚焊接固定在物流托盘主体底部,所述连接铰链设置在托盘底板,且连接铰链螺栓固定在闭合板上,所述托板横梁焊接设置在托盘底板上。该便于组装的物流托盘采用闭合板和闭合固定孔,方便在使用的时,可以进行快速的组装,在日常闲暇时可以相互重叠方便进行收纳,不占用过多的场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物流托盘。
背景技术
托盘是使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媒介物,一种载货平台,而且是活动的平台,或者说是可移动的地面,即使放在地面上失去灵活性的货物,装上托盘便立即获得了活动性,成为灵活的流动货物,因为装在托盘上的货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可以转入运动的准备状态中,这种以托盘为基本工具组成的动态装卸方法,就叫做托盘作业。目前现有的物流托盘能够安放已经包装好的货物,散装的货物不能够防止在托盘上移动,容易散落,且物流托盘在日常部不使用的情况下,占据的空间较大,不便于保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物流托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货物在托盘上移动中容易掉落,装置日常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物流托盘,包括物流托盘主体、闭合板横支架、支撑脚、连接铰链、托板横梁和连接支撑条,所述物流托盘主体四周设置有闭合板,且闭合板上设置有闭合固定孔,所述闭合固定孔上环扣连接有闭合固定环,所述闭合板横支架焊接固定在闭合板上,且闭合板上焊接设置有闭合板竖支架,所述闭合板竖支架中部设置有闭合板横支架,所述支撑脚焊接固定在物流托盘主体底部,所述连接铰链设置在托盘底板上,且连接铰链螺栓固定在闭合板上,所述托板横梁焊接设置在托盘底板上,且托盘底板上固定焊接有托板竖梁,所述托板竖梁中部设置有托板横梁,所述托盘底板螺栓设置在物流托盘主体的底部,所述连接支撑条焊接固定在支撑脚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闭合固定孔关于闭合板纵向中心线两端对称分布,且闭合固定孔开设在闭合板横向中心线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闭合板横支架与闭合板竖支架相互焊接为一体,且该一体结构的纵截面为“十”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九个,且支撑脚底部采用倒角结构,支撑脚的高度为25cm。
优选的,所述连接铰链将闭合板与托盘底板固定为一体,且该一体结构的可活动的角度范围为0°-180°。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撑条整体采用半环形结构,且连接支撑条的宽度与支撑脚的宽度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组装的物流托盘采用闭合板和闭合固定孔,方便在使用的时,可以进行快速的组装,在日常闲暇时可以相互重叠方便进行收纳,不占用过多的场地,采用闭合固定环方便在固定闭合板的同时,使得物流托盘主体装载货物的能力大大提高,也可以避免货物在运输中发生掉落的情况,采用闭合板横支架和闭合板竖支架,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装置使用的寿命,采用连接铰链方便对托盘进行存放,提高托盘日常使用和存放的便利性,提高了装置的实际使用效果,采用连接支撑条,提高了对托盘底板的支撑力度,提高货物可承载的总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安县新宏泰物流有限公司,未经惠安县新宏泰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9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