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门窗台密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0253.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7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应明志;李勇;吴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兴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70 | 分类号: | B60J10/70;B60R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乔占雄 |
地址: | 317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槽 密封条本体 侧边 饰条 密封条 过渡边 铝合金材料 向上弯曲 上端 窗台 前门 本实用新型 汽车密封件 从上到下 过度变形 卡接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密封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门窗台密封条,包括亮饰条、密封条本体和骨架,所述骨架置于所述密封条本体内部,所述亮饰条的两端卡接在所述密封条本体的外表面,所述骨架为铝合金材料制作,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过渡边,所述第一侧边远离所述过渡边的一端向上弯曲形成一个舌边,所述密封条本体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亮饰条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舌边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槽上端。骨架由铝合金材料制作,可大大减轻密封条的质量;所述第一侧边远离所述过渡边的一端向上弯曲形成一个舌边,且所述舌边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槽上端,可以避免第二连接槽在压力作用下过度变形导致亮饰条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密封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门窗台密封条。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环保受到了越来越人的关注,轻量化被广泛应用到汽车领域,受到各大汽车巨头的重视。降低汽车自身重量可以提高输出功率、降低噪声、提升操控性、可靠性,提高车速、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量、提升安全性。
传统的汽车玻璃窗密封条,都是以钢材料制作骨架的,因为钢材具有足够的强度,制作的密封条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但是钢材料具有密度高、质量中的缺点,会大大增加汽车的重量,并且钢骨架的制备过程也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以钢材料为骨架的密封条质量太重,不易于汽车的轻量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前门窗台密封条,包括亮饰条、密封条本体和骨架,所述骨架置于所述密封条本体内部,所述亮饰条的两端卡接在所述密封条本体的外表面,所述骨架为铝合金材料制作,所述骨架的断面呈倒置的“U”形结构,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过渡边,所述第一侧边为靠近所述亮饰条的一边,且所述第一侧边远离所述过渡边的一端向上弯曲形成一个舌边,所述密封条本体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亮饰条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舌边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槽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条本体由三元乙丙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骨架通过固体粘接剂粘接在所述密封条本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骨架为铝合金材料制作,铝合金的密度为7.8g/cm³,相较于传统钢材的27.8g/cm³质量有了极大的减轻,有利于实现车身的轻量化,且铝合金的强度高于钢材,抗变形能力强,十分适和作为密封条骨架使用;所述第一侧边远离所述过渡边的一端向上弯曲形成一个舌边,所述密封条本体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亮饰条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舌边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槽上端,装配完成后,由于亮饰条会给第二连接槽施加向上的抓紧力。导致第二连接槽向上弯曲变形,该舌边的存在可以帮助第二连接槽分担抓取力的作用,避免第二连接槽在力作用下过度变形导致亮饰条脱落,且该舌边起到支撑密封圈的作用,有利于保持密封条原有的形状,从而保证其密封性不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前门窗台密封条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前门窗台密封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0-亮饰条;20-密封条本体;21-第一连接槽;22-第二连接槽;30-骨架;31-第一侧边;311-舌边;32-第二侧边;33-过渡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兴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兴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0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