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的杠杆式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0287.0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0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刘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16 | 分类号: | G01B2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速器 杠杆式测量装置 可旋转的 间隙量 上半轴 涨紧杆 模拟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 上极限位置 下极限位置 测量装置 齿轮连接 电机带动 动态测量 上下移动 中齿轮 传感器 齿轮 垫片 壳体 杠杆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旋转的杠杆式测量装置,可以实现差速器的动态测量。所述测量装置利用杠杆带动与差速器上半轴齿轮连接的涨紧杆上下移动,利用电机带动涨紧杆旋转,在差速器模拟工作状态下,利用传感器测得上半轴齿轮分别处于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时的位移值,通过分析测得的位移值,可以得到差速器在工作状态中齿轮与壳体之间准确的间隙量,并根据该间隙量挑选适合的垫片进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旋转的杠杆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差速器能够使左、右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上述零部件均设置于差速器壳体内。为防止齿轮与壳体接触,过度磨损,以及控制齿轮窜动量,行星齿轮与变速箱壳体间设置有垫片。
差速器的结构中,半轴齿轮和壳体之间的间隙是通过垫片来调整的,垫片的厚度会决定行星齿轮的分布,将影响差速器的装配及其内部零件的配合,所以该间隙值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差速器的选垫测量是十分重要。传统的选垫测量是静态测量,该种方法是利用涨紧机构的上下移动,通过传感器来测量半轴齿轮的上下位移量。但是静态的测量方法只能测量齿轮在该位置的位移量,而差速器在真正的工作状态中的位移量则无法得知。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旋转的杠杆式测量装置,使用所述装置能实现差速器选垫动态测量。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的杠杆式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20、传感器支架3和夹具25,所述传感器支架3上连接有位移传感器4,所述位移传感器4用于测量位移量;所述第一支架2上设置有安装座6、电机9和杠杆旋转座22,安装座6中心处活动连接有涨紧杆7,涨紧杆7位于安装座6下方部分设置有测量块5,所述位移传感器4头部测量头接触测量块5以测量测量块5的位移量,涨紧杆7位于安装座6下方端部为涨紧头,涨紧杆7位于安装座6上方端部连接有涨紧杆卡槽26,所述涨紧杆卡槽26沿圆周一圈设置有卡槽,涨紧杆卡槽26上部连接有压杆10,压杆10上活动连接有压块8,压杆10上端连接有接触块12,压杆10上压块8和接触块12之间设置有弹簧11,压块8在弹簧11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紧紧贴住涨紧杆卡槽26从而压住涨紧杆7,所述电机9与涨紧杆7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涨紧杆7可由电机9带动旋转;所述第二支架20上设置有压紧板支架16、压紧气缸15和降低气缸17,所述压紧气缸15为横向放置,压紧气缸15连接有压紧板14,压紧板14与压紧板支架16活动连接,压紧板14可在压紧气缸15的推动下绕压紧板支架16旋转,向下压紧压杆10,所述降低气缸17连接有动力轴18,动力轴18竖直放置,动力轴18下部连接有提升气缸23,动力轴18上设置有动力轴卡槽19,动力轴卡槽19绕圆周一圈设置有卡槽,所述动力轴卡槽19和涨紧杆卡槽26之间通过杠杆21连接,杠杆21两端分别与动力轴卡槽19和涨紧杆卡槽26上卡槽活动连接,所述杠杆21中部与所述杠杆旋转座22活动连接,杠杆21可绕杠杆旋转座22旋转。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涨紧杆7与安装座6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机9与涨紧杆7之间通过齿轮连接进行传动。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压紧板14上设置有滚轮13,滚轮13与接触块12接触。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杠杆21两端均连接有随动轴承29并通过随动轴承29分别与动力轴卡槽19和涨紧杆卡槽26上卡槽活动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动力轴18与降低气缸17和提升气缸23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夹具25为气动夹具。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机9与涨紧杆7之间传动装置设置在涨紧杆卡槽26与安装座6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0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件内孔联通情况气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管圆度检测和修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