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部署在线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0480.4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5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杰;杨成亮;朱赟;王国辉;夏海飞;唐良富;吴海霞;徐文霞;戴思源;李朝津;杨秀凡;陈凤涛;鲍立香;敬炳侠;杨奎;许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8C17/02;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657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节点 无线网关 在线监测节点 快速部署 在线监测系统 安装维护 数据信息采集 位置信息采集 本实用新型 服务器连接 带传感器 可扩展性 无线方式 无线网络 以太网 服务器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部署在线监测系统,包括若干个监测节点、无线网关以及服务器;所述监测节点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无线网关连接;所述无线网关通过以太网与所述服务器连接;其中,所述监测节点包括带传感器类在线监测节点、数据信息采集在线监测节点和位置信息采集在线监测节点。优点为:监测节点采用无线方式与无线网关连接,因此,监测节点具有布置灵活、可扩展性高、安装维护简单以及安装维护费用低的优点,可快速部署,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部署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对电力设备进行必要监测,保证其稳定运行,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安装在变电站内的在线监测装置,主要通过有线通信介质,例如电线、光缆等与服务器通信。
上述有线布线方式具有以下不足:由于变电站中的在线监测装置数量众多,因此,具有线路的布置和更改复杂的问题;还具有扩展不方便,安装维护复杂的问题,为检查维修带来了不便,工程量大。还具有安装和维护费用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部署在线监测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部署在线监测系统,包括若干个监测节点、无线网关以及服务器;所述监测节点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无线网关连接;所述无线网关通过以太网与所述服务器连接;其中,所述监测节点包括带传感器类在线监测节点、数据信息采集在线监测节点和位置信息采集在线监测节点。
优选的,所述带传感器类在线监测节点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接传感器、AD转换电路、第1单片机以及第1无线信号接收发送装置。
优选的,所述外接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六氟化硫检测传感器、覆冰厚度检测传感器、电压检测传感器、电流检测传感器和电能质量检测传感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的,所述数据信息采集在线监测节点包括依次连接的标准数据采集接口、第1信号转换电路、第2单片机和第2无线信号接收发送装置;其中,所述标准数据采集接口用于与电力设备中的标准数据通讯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标准数据采集接口包括计量信号采集接口、设备信息采集接口和继电保护采集接口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的,所述位置信息采集在线监测节点包括依次连接的位置信息采集设备、第2信号转换电路、第3单片机和第3无线信号接收发送装置。
优选的,所述带传感器类在线监测节点、所述数据信息采集在线监测节点和所述位置信息采集在线监测节点采用内置电源和防腐蚀密封设计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部署在线监测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监测节点采用无线方式与无线网关连接,因此,监测节点具有布置灵活、可扩展性高、安装维护简单以及安装维护费用低的优点,可快速部署,满足使用需求。
(2)监测节点采用无线方式与无线网关连接,而无线网关通过有线方式与服务器连接,将无线和有线方式进行了整合,充分发挥了有线和无线的优势;其中,对于无线网关通过有线方式与服务器连接,可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部署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部署在线监测系统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04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静电在线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面向云计算的灾难恢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