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多通道唤醒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1261.8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2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周雷超;陈涛;徐勤;张起云;孙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贵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王丽丽;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转换电路 信号输入电路 输出端 电池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电源电路 唤醒电路 源极连接 接地 电容 多通道 电阻 供电安全性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直流充电桩 供电过程 直流充电 漏极 兼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多通道唤醒电路,包括电源电路、信号输入电路、MOS管Q2及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3与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漏极与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电容C2接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3接地。本实用新型能够兼容12V和24V两种电压的直流充电装,避免供电过程中出现过压情况,提高直流充电桩的供电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管理系统电路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多通道唤醒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系统所有供电都是从电动汽车12/24V DC电源供电,如果停车时还将持续供电,蓄电池逐渐放电以致影响汽车启动困难或电器工作不正常的现象。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对电动汽车BMS自耗电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慢充、快充电时从电动汽车12/24V DC电源供电,这就导致了DC电源馈电现象。
现直流充电桩分12V和24V两种低压供电平台,两种桩低压供电平台互相不能兼容,如果是12V的供电平台,使用24V直流桩快充唤醒时会出现供电过压状态,导致客户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多通道唤醒电路,能够兼容12V和24V两种电压的直流充电装,避免供电过程中出现过压情况,提高直流充电桩的供电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多通道唤醒电路,包括电源电路、信号输入电路、MOS管Q2及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3与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漏极与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电容C2接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3接地。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二极管D1、D2、D3、D4及电容C1,所述二极管D1、D2、D3的阳极分别为慢充信号连接端、蓄电池的信号连接端、快充使能信号端,所述二极管D1、D2、D3的阴极与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接地,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信号输入电路包括二极管D5、D6、D7,电阻R1及三极管Q1,所述二极管D5、D6、D7的阳极分别为整车信号连接端、慢充信号连接端、快充使能信号端,所述二极管D5、D6、D7的阴极通过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并与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
还包括稳压管D8,所述稳压管D8的阴极与MOS管的源极连接,稳压管D8的阳极与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4为瞬态抑制二极管。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采用型号为TPS54060的芯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多通道唤醒电路,在蓄电池12V馈电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快充和慢充设备唤醒BMS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可兼容12V与24V平台,当12V系统在24V系统设备上快充时,避免BMS内部器件会出现烧坏现象发生,同时可多路唤醒BMS工作,提高直流充电桩的供电安全性,同时可多路唤醒BMS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贵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贵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12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桩背壳及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防盗型充电桩用充电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