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偷电电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1962.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1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姚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捷飞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24 | 分类号: | G01R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报器 密码锁 本实用新型 断路器 二维码 盖子 电表 夜光涂层 锁舌 偷电 显示屏 右下角位置 顶端设置 构件连接 基本形状 机壳外部 机壳支撑 上部位置 手机扫描 制造成本 自动断电 自动停止 接线器 进线口 灵活的 用电量 过载 立面 配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偷电电表,包括密码锁、锁舌、机壳、二维码、夜光涂层、警报器、显示屏、断路器、接线器、进线口,其特征在于机壳盖子上设置一个密码锁,密码锁的上方设置一个二维码,机壳外部顶端设置一个警报器,机体里面立面方向有一层夜光涂层,机壳里上部位置设置一块显示屏,机壳里右下角位置设置一个断路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壳支撑和固定整个电表的结构和基本形状,机壳盖子上密码锁和锁舌配套将整个机壳关闭,手机扫描机壳上的二维码,可以获取每天每个月每年的用电量,强行打开机壳盖子会引发警报器,警报器会在五分钟之后自动停止;断路器在过载时能够自动断电,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牢固耐用,且各构件连接灵活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表加工领域,具体为防偷电电表。
背景技术
电表,电能表的简称,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电能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电表分为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电流表是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工具,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一种仪器,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最早的电能表(也称电表)是1881年根据电解原理制成的,尽管这种电能表每只重达几十公斤,十分笨重,又无精度的保证,但是,当时仍然被作为科技界的一项重大发明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赞扬,并很快地在工程上采用了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888年,交流电的发现和应用,又向电能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科学家的努力,感应式电能表诞生了。智能电表所具备的功能在原来的半智能化式电能表上已经有所体现,按照国家规定每六年电表要进行一次检验、调教、更换等步骤,以保证用电安全,在生活中很容易发生偷电的行为,人们私自修改电路,这样不仅对户主和电力公司有损失,而且还可能发生安全隐患。在电表的生产中,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用于防偷电的电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专门用于防偷电的电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防偷电电表,包括密码锁、锁舌、机壳、二维码、夜光涂层、警报器、显示屏、断路器、接线器、进线口,其特征在于机壳置于整个结构的外侧,机壳盖子上设置了一个密码锁,密码锁的上方设置了一个二维码,机壳盖子外缘中间的位置安置了一个锁舌,机壳外部顶端设置了一个警报器,机体里面立面方向有一层夜光涂层,机壳里上部位置设置一块显示屏,机壳里右下角的位置设置一个断路器,断路器的左侧设置四个接线器,电表最下端设置四个进线口,进线口的位置与接线器的位置刚好对应。机壳上设置有密码锁,机壳和锁舌连接在一起,机壳内侧设置有夜光涂层,警报器与机壳顶端安装在一起,机壳内安装有微型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壳支撑和固定了整个电表的结构和基本形状,机壳盖子上的密码锁和锁舌配套将整个机壳关闭,不输入正确的密码就没有办法打开机壳盖子,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偷电行为,手机扫描机壳上的二维码,可以获取每天每个月每年的用电量,不仅让户主自己清楚自己的用电,同时如果存用电量的异常,也能及时发现和检查,强行打开机壳盖子会引发警报器,有一定的警示作用,防止偷电行为的发生,警报器会在五分钟之后自动停止;机壳里的夜光涂层在白天吸收光,夜间可以自主发光,方便夜间查看电表,同时还节约了设置灯的费用,显示屏显示用电量,有利于户主清楚家里的用电情况,机壳下端电线从进线口接入,利用接线器安装好,将电供电表使用,断路器在过载时能够自动断电,保护线路安全,防偷电电表的发明节约了资源能源,安全且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牢固耐用,且各构件连接灵活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密码锁,2—锁舌,3—机壳,4—二维码,5—夜光涂层,6—警报器,7—显示屏,8—断路器,9—接线器,10—进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捷飞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捷飞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19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