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配电线路异物清理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5059.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2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峰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B08B1/00;B08B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杆 齿轮 拉线 本实用新型 输配电线路 异物清理 环槽 通孔 转轮 绝缘层 开口 安全事故 侧面设置 电力工具 主杆顶部 转轮侧壁 设置槽 设置轮 暴露 外部 异物 槽轮 减小 拉环 破损 穿过 概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配电线路异物清理工具,主要涉及电力工具领域。一种输配电线路异物清理工具,包括主杆,所述主杆内设置第一通孔,所述主杆顶部设置转轮,所述转轮侧壁上设置轮片,所述转轮上设置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下方设置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设置槽轮,所述槽轮侧面设置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拉线,所述拉线一端与环槽固定连接,所述主杆底部设置开口,所述拉线穿过第一通孔和开口暴露在主杆外部,所述拉线暴露在主杆外部一端固定设置拉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的清理线路上的常见异物,节省清理时间,减小线路绝缘层破损的概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电力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输配电线路异物清理工具。
背景技术
输配电线路是将电力供应到每个用电单元的必要环节,暴露在户外的输配电线路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比如由于游人的不小心使风筝线缠绕到线路上,大风会把塑料袋、废旧布料等吹到线路上,靠近树木的线路还会被树枝等搭靠,一旦不能及时进行清理有可能会造成线路短路或者线路过热起火等问题。现在线路检修人员一般都是直接使用竹竿或者在竹竿上捆绑倒钩进行清理输配电线路上的异物,这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塑料袋、风筝线等较为光滑的异物,竹竿和倒钩并不能将异物进行有效的缠绕,导致异物清理困难,浪费时间。
2、竹竿和倒钩等在清理树枝等较坚硬异物时较为困难,无法将树枝切断,线路上方的树枝依然会对线路造成干扰,导致线路短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3、竹竿和倒钩在清理异物时不容易发力,容易滑脱,对线路上的绝缘层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配电线路异物清理工具,它能够对线路上的异物进行有效的缠绕,且可以将树枝等较坚硬异物进行切割,快速的清理线路上的常见异物,节省清理时间,减小线路绝缘层破损的概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输配电线路异物清理工具,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为绝缘主杆,所述主杆内设置第一通孔,所述主杆顶部设置转轮,所述转轮与主杆枢接,所述转轮侧壁上设置轮片,所述轮片设置多个,所述转轮上设置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转轮同轴,所述第一齿轮下方设置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适应,所述第二齿轮中部设置第二通孔,所述主杆上设置定轴,所述第二通孔与定轴之间设置发条弹簧,所述第二齿轮上设置槽轮,所述槽轮与第二齿轮同轴,所述槽轮侧面设置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拉线,所述拉线一端与环槽固定连接,所述主杆底部设置开口,所述拉线穿过第一通孔和开口暴露在主杆外部,所述拉线暴露在主杆外部一端固定设置拉环。
所述开口上设置滑轮,所述滑轮与主杆铰接,所述滑轮与拉线相适应。
所述主杆顶部设置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挡块在主杆侧面线性分布。
多个所述轮片侧面均设置齿槽。
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的直径。
所述主杆底部设置绑带。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拉线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第一齿轮带动转轮转动,转轮带动轮片旋转,轮片可以对线路上的异物进行缠绕和切割,快速的清理线路上的常见异物,节省清理时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发力点在主杆底部,可以大幅度减少主杆顶部的摇晃幅度,从而减小线路绝缘层破损的概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开口上设置滑轮,滑轮与拉线相配合,可以减小拉线的磨损,同时减小拉线与开口的摩擦力,使本实用新型可操作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峰,未经张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50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