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压流管道接入无压流管道的泄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5418.4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7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夏端雪;唐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0 | 分类号: | F16L41/00;F16L55/07;F16L5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林志坚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压 排气 回水总管 管井 有压 本实用新型 管道接入 泄压装置 三通 通气管 防虫网罩 管网压力 埋地敷设 排出管道 循环冷却 中端连接 中心距离 出气口 回水管 汇合点 清洁水 检修 暴露 平衡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有压流管道接入无压流管道的泄压装置,其埋地敷设的无压流回水总管上设置有排气管井,排气管井的中心距离无压流回水总管上有压流循环冷却回水管与之汇合点为L;排气管井内设有三通,三通的左右两端与无压流回水总管相连接,三通的中端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的出气口设置有防虫网罩。本实用新型采用非机械排气,无需检修,平衡管网压力,能及时排出管道内气体,管道中的清洁水不暴露于空气中,不易受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压流管道接入无压流管道的泄压装置,适用于厂区埋地敷设、水质清洁的循环冷却回水管自流回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项目中,为了节约水资源,循环冷却用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厂区的用水点较多,位置较分散,当用水点共用一根回水干管时,会产生各回水支管压力平衡不易调节的问题,影响生产设备的用水均匀性。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各用水点的循环回水支管采用有压流,循环回水干管采用无压流,但是当有压流循环冷却回水流入无压流干管时,会扰乱无压水流态,使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逸出,聚集在一起形成气泡,减少过水断面、设计流量,影响上游水流入下游管道。
为了使有压的循环回水支管顺利流入无压的循环回水干管内,常用的解决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循环回水支管通过排水检查井泄压后,排入循环回水干管。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非机械排气,运行安全、可靠,缺点是管道中的清洁水与检查井接触,检查井中杂质会溶解于水中,污染水质,并且水暴露于空气中,也易受污染。
二、在循环回水干管上设置排气阀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管道中的清洁水不暴露于空气中,不易受污染,缺点是排气阀的打开,需要有一定的压力,造成回水干管上的气体不易排出,不能完全达到泄压的目的,运行不安全,另外增加了阀门费用和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埋地敷设的有压流循环冷却回水管流入无压流总管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实用的有压流管道接入无压流管道的泄压装置,其不影响上游水流入下游管道,并保持管道内水质清洁,保证循环冷却水系统正常运行。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压流管道接入无压流管道的泄压装置,其埋地敷设的无压流回水总管上设置有排气管井,排气管井的中心距离无压流回水总管上有压流循环冷却回水管与之汇合点为L,L为3~5m;排气管井内设有三通,三通的左右两端与无压流回水总管相连接,三通的中端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的出气口设置有防虫网罩。
所述的有压流管道接入无压流管道的泄压装置,其无压流回水总管为金属管,管径DN1>200mm时,通气管的管径为200mm;管径DN1≤200mm时,通气管的管径为DN1。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该有压流管道接入无压流管道的泄压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非机械排气,无需检修,平衡管网压力,能及时排出管道内气体,管道中的清洁水不暴露于空气中,不易受污染;填补了标准图集上没有的排气节点构造,为后续设计提供了可选择性,更加便利;与传统采用排气阀的技术相比,排气效果更好,并且节省了阀门费用,减少维修成本,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有压流管道接入无压流管道的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无压流回水总管;2-有压流循环冷却回水管;3-排气管井;4-通气管;5-爬梯;6-防虫网罩;7-法兰;8-连接管;9-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54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旋转的快速转接头
- 下一篇:垃圾自动收集系统检修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