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系数高的藻类加工用烫煮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5787.3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3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靳焘;代荣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中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7/60 | 分类号: | A23L17/60;A23L5/10;G05D23/1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524043 广东省湛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藻类加工 藻类 本实用新型 电动液压杆 温度传感器 安全系数 伺服电机 承压板 搅拌轴 水体 温度控制系统 电动开启 电加热管 恒温状态 转动连接 控制器 受热 可控制 上表面 位置处 限位杆 罐盖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系数高的藻类加工用烫煮设备,包括承压板,所述限位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烫煮罐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烫煮罐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且烫煮罐的内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承压板的上表面靠近烫煮罐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液压杆,可实现藻类加工用烫煮设备罐盖的电动开启,取代了常用的人工开启的方式,通过伺服电机和搅拌轴,藻类在烫煮时受热更加均匀,可提高藻类烫煮时的效率,缩短烫煮时间,降低藻类的加工成本,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组成的温度控制系统,可控制水体温度,让水体保持恒温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藻类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系数高的藻类加工用烫煮设备。
背景技术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主要水生,无维管束,能进行光合作用,体型大小各异,小至长1微米的单细胞的鞭毛藻,大至长达60公尺的大型褐藻,在藻类的加工工序中,一般包括对藻类的烫煮处理工序,这一过程需要借助藻类加工用烫煮设备来完成。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藻类加工用烫煮设备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藻类加工用烫煮设备的罐盖都采用人工开启的方式,由于在开启时,会有大量的蒸汽从藻类加工用烫煮设备冒出,由于蒸汽温度较高,很容易对操作员的肢体造成烫伤;藻类加工用烫煮设备在使用时,工作效率低,烫煮时间长,增加海藻加工的成本;藻类的烫煮,对水体的温度要求较为严格,常使用的藻类加工用烫煮设备无法对水体进行恒温处理,使得加工后的藻类质量较差,对生产厂家的口碑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的藻类加工用烫煮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系数高的藻类加工用烫煮设备,包括承压板,所述承压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承压板的上表面靠近限位杆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烫煮罐,所述烫煮罐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烫煮罐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且烫煮罐的内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承压板的上表面靠近烫煮罐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罐盖,所述烫煮罐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SE300控制面板,且固定板的前表面靠近SE300控制面板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S7-200PLC控制器,所述SE300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电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和电动液压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S7-200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S7-200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加热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压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万向轮呈矩形分布,万向轮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制动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烫煮罐的底部一侧嵌入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套接有排水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烫煮罐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为一种聚氨酯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型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烫煮罐与L型支撑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栓的数量为八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且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的半径比为三比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中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湛江中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57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剥蛋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机械搓揉软化槟榔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