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压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5791.X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2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肖松;张西未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克迈动力系统部件(廊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B23P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压铆设备 螺母 直线运动导向 气液增力缸 压装机构 安装板 导向杆 导向杆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 安装板固定 位移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传统螺母 固定立柱 螺栓螺母 向上滑动 液压式压 倒置 工作台 压头 压装 对称 镶嵌 穿过 替代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压装机构,该螺母自动压铆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压装机构包括第一压头、气液增力缸、安装板、第一直线运动导向机构、第二直线运动导向机构、压力传感器,以及多根用于将所述安装板固定于工作台上的固定立柱;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导向机构由第一导向杆连接板及两根第一导向杆组成,所述的两根第一导向杆对称设于第一导向杆连接板的两端并向上滑动穿过安装板,且其中一根第一导向杆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气液增力缸倒置并固定于安装板的上面。本实用新型以气液增力缸来替代传统螺母自动压铆设备中的机械式和液压式压装设备,可以保证压装螺栓螺母与工件的充分镶嵌,达到极高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母自动压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压装机构。
背景技术
实现汽车车身轻量化是改善汽车经济性的有效方法,这一方法的关键是在车身的制造中大量使用轻金属和非金属,而连接这些金属的最佳方法是采用铆接技术。无铆钉连接技术是一种逐步取代传统落后连接工艺(传统铆接、焊接)的新型连接方法。
传统的连接方法均存在着经济及技术上的不足,举例说明:原有的铆接工艺都要求对铆接材料进行预冲孔,然后再用铆钉进行连接,这样的铆接工艺复杂、外观差、效率低且不易实现自动化。原有的焊接工艺,以点焊为例,它所需的设备昂贵,连接费用高,很难连接多层板件以及有镀层的板件或铝、铜及不锈钢板件,而对喷漆板件、不同材质板件、厚度差异过大板件以及中间有夹层的板件则无法连接。同时,点焊连接破坏了板件表面镀层,会产生热变形,并且对连接加工过程中的所有不可靠因素无法进行无损伤的自动检测。此外,采用传统的连接方法,单件连接成本过高,如在铆接或螺纹连接方法中,准备工作加上相应的输送以及零配件成本,就会造成很高的费用。另外,传统的机械和液压装置存在的问题有:压装变形、损坏工件表面镀层、噪音大、能耗高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压装机构,以气液增力缸来替代传统的机械式和液压式压装设备,保证压装螺栓螺母与工件的充分镶嵌,达到极高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压装机构,该螺母自动压铆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压装机构包括第一压头、气液增力缸、安装板、第一直线运动导向机构、第二直线运动导向机构、压力传感器,以及多根用于将所述安装板固定于工作台上的固定立柱;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导向机构由第一导向杆连接板及两根第一导向杆组成,所述的两根第一导向杆对称设于第一导向杆连接板的两端并向上滑动穿过安装板,且其中一根第一导向杆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气液增力缸倒置并固定于安装板的上面,其活塞杆的前端向下穿过安装板并与第一导向杆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导向机构由第二导向杆连接板及两根第二导向杆组成,所述的两根第二导向杆对称设于第二导向杆连接板的两端并向上滑动穿过第一导向杆连接板,且在两根第二导向杆的上端配有限位螺母;所述的第一压头穿过并固定于第二导向杆连接板的中间位置,且与气液增力缸的活塞杆处于同一个垂直线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导向杆连接板的下表面,并与气液增力缸的活塞杆处于同一个垂直线上;所述的接近开关传感器设于第一导向杆连接板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压头的上端面之间有1毫米的间距。
本发明所提出的用于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压装机构,以气液增力缸来替代传统的机械式和液压式压装设备,可以保证压装螺栓螺母与工件的充分镶嵌,达到极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总装示意图。
图2是螺母自动送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气动机械手自动移载和装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夹爪手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压装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克迈动力系统部件(廊坊)有限公司,未经威克迈动力系统部件(廊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57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