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7148.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4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礼;李炯;徐瑞祥;韩文涛;孙宝臣;李剑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泽工程橡胶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贾巍超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端 压力传感器 支座装置 中间座板 球冠板 本实用新型 平面耐磨板 不锈钢板 测力支座 底座板 智能球 组合式 桥墩 下端 传感器出线孔 球面密封接触 球面 弹性密封圈 内凹球面 上顶板 内凹 桥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其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同一桥梁模块之下且设置在同一的桥墩之上的第一支座装置与第二支座装置;第一支座装置包括位于在桥墩之上的底座板、设置在底座板上端定位内止口内的压力传感器、位于压力传感器上方的中间座板、下端球面设置在中间座板 上端内凹球面内的球冠板、设置在球冠板上端的平面耐磨板、设置在平面耐磨板上端的不锈钢板、设置在不锈钢板上的上顶板、设置在压力传感器上的传感器出线孔、以及安装在中间座板上端内凹球面上且与球冠板下端球面密封接触的弹性密封圈;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目前通车里程已经超过2.2万公里,至2020年将达到3万公里,而高速铁路中桥梁占比较高,一般达到50%~60%,有的甚至达到80%~90%以上。为确保高速列车在在桥梁上的安全运营,实时监测桥梁技术状况十分必要,同时也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障桥梁结构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支座作为桥梁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将桥梁自重和桥上荷载传递到墩台基础并适应桥梁变形能力的功能。高速铁路桥梁多为箱形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其中简支梁桥数量最多,每片箱梁布置4个支座,多采用300t~500t球型支座。桥梁建成后,桥梁支座是桥上荷载自上向下传递的第一路线,主要承受桥梁自重和列车荷载的双重作用,同时也会受到温度、自然灾害、冲击等影响,长期大吨位荷载作用将会导致一系列病害发生,进而引起桥梁结构状况发生变化,支座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运营安全,保障支座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实时监测桥梁支座反力变化情况,便可监测桥梁的工作状态,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目前,国内外尚缺少一种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耐久性好、造价便宜的可用于大吨位高铁桥梁的智能测力支座。已有智能支座也大都存在结构复杂、造价高和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同一桥梁模块之下且设置在同一的桥墩之上的第一支座装置与第二支座装置;
第一支座装置包括位于在桥墩之上的底座板、设置在底座板上端定位内止口内的压力传感器、位于压力传感器上方的中间座板、下端球面设置在中间座板 上端内凹球面内的球冠板、设置在球冠板上端的平面耐磨板、设置在平面耐磨板上端的不锈钢板、设置在不锈钢板上的上顶板、设置在压力传感器上的传感器出线孔、以及安装在中间座板上端内凹球面上且与球冠板下端球面密封接触的弹性密封圈;
其中,中间座板上端内凹球面、弹性密封圈、以及球冠板下端球面之间形成球面耐磨腔;
中间座板下端设置有下止口,在底座板上端设置有与下止口接触的外止口,在下止口侧壁与外止口侧壁之间设置有耐磨条,上顶板的下端内止口与中间座板上端外止口接触设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应用范围广,实现支座竖向力动态测试,克服已有智能支座整体技术性能达不到要求,或者造价高、不易推广等不足。传感器与外部采集设备相连后完成竖向力动态检测/监测以及腔内压力检测/监测。
在球面耐磨腔内设置有耐磨板或石墨填料。
球面耐磨腔内填充有液压油或气体;从而具有更好柔性,本实用新型通过球冠板与密封圈实现密封,通过液压油或气体实现无损摩擦,从而提高了摩擦副的寿命,减少噪音,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吸震效果。
在中间座板上设置有与压力阀的进口连通的压力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泽工程橡胶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丰泽工程橡胶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7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布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
- 下一篇:一种大跨度曲线形人行天桥单桥墩多支座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