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丝印机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8051.1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4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傅江成;袁勇;钟锐;曾西敏;邓金敏;黄煜烽;黄社金;邓敏子;赵鸿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41F15/14 | 分类号: | B41F15/14;B41F15/20;B41F1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底板 夹放装置 压紧轴 夹具 本实用新型 压紧组件 丝印机 压紧孔 压紧块 定位精度高 吸附组件 机械手 连接件 穿出 底面 夹取 取件 焊接 印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印机夹具,包括夹具底板和夹放装置,所述夹具底板的中部设有与机械手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夹放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夹具底板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底板的两端分别为取件端和放件端,夹具底板两端的外延上均设有压紧孔;所述夹放装置由压紧组件和吸附组件构成;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轴和压紧块,压紧轴的一端与压紧块焊接为一体,压紧轴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压紧孔内,并穿出所述夹具底板的底面。本实用新型夹取速度快,定位精度高,从而明显提高印刷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丝印机夹具。
背景技术
丝印机主要应用在电子加工行业,大部分的电路板通过丝印机印制而成,随着丝印技术的不断发展,丝印机由原来的人工装卸件逐渐发展为自动化装卸件,通过增加机械手连接夹具即可实现自动装夹印刷件,极大减少了人力,同时避免了不少人为的操作失误,印刷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目前,丝印机使用的自动化装卸件夹具主要使用吸附式的结构,由于该类型夹具是通过负压装置吸附印刷件,吸附的过程中,印刷件受力不均,夹紧力不容易控制,容易吸附失败或在转运的过程中发生移位,负压吸附后的印刷件不能自动校准位置,只能把印刷件摆放在工作台后,通过设置在丝印机工作台上定位器调整,位置精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线印刷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丝印机夹具,该夹具结构简单可靠,夹取速度快,定位精度高,从而明显提高印刷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丝印机夹具,包括夹具底板和夹放装置,所述夹具底板的中部设有与机械手连接的联接件,所述夹放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夹具底板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底板的两端分别为取件端和放件端,夹具底板两端的外延上均设有压紧孔;所述夹放装置由压紧组件和吸附组件构成;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轴和压紧块,压紧轴的一端与压紧块焊接为一体,压紧轴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压紧孔内,并穿出所述夹具底板的底面;所述的吸附组件包括磁铁安装座、气缸、弹簧板、连接轴以及限位块,所述磁铁安装座的中部与所述气缸的推杆连接,磁铁安装座的两端与设置在所述压紧轴上的导向槽卡合,所述磁铁安装座的上表面与弹簧板的下表面贴合;所述弹簧板与所述限位块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连接轴的一端穿出所述弹簧板上表面并通过螺母固定,另一端径向设有螺孔,螺孔与设置在限位块侧面的通孔同轴;连接轴上套有吸附组件弹簧,分别支撑弹簧板下表面和限位块上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放件端的压紧组件还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缓冲器弹簧、保护壳、预压块以及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设有定位孔,所述保护壳内设有导槽,所述预压块中心设有压力调节轴,压力调节轴穿出所述定位孔与保护盖连接,所述压紧轴和所述预压块套接在保护壳的导槽内,压紧轴与预压块之间安装所述缓冲器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限位块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边缘设有导向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夹放装置采用限位块,限位块上开有限位槽能够把印刷件固定在夹具中间,防止运载的过程中,出现水平方向位移,同时限位块的限位槽的边缘设有导向角,可以在夹取印刷件时,使印刷件自动滑动调整至限位槽内,从而夹具能够实现自动校准印刷件的位置,夹取的精度更高;
(2)本实用新型取件端的压紧组件,由于放件时,丝印机需要通过负压把印刷件吸住在工作台上,因此,需要较大的压力,放件端的压紧件设有缓冲器,能够缓冲放件时对丝印机工作台的冲击,并且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压力,负压吸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丝印机夹具结构示意视图;
图2为夹具放件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8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棒式温度计玻璃油墨印刷装置
- 下一篇: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