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8941.2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4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轶;杨春艳;艾科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部限位 连接杆 放射科 燕尾槽滑块 定位器 燕尾槽 支撑装置 连接板 支架 本实用新型 拍摄效果 偏移 内腔 灵活 支撑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包括支架和头部限位装置,所述支架的顶端右侧安装有头部限位装置,所述头部限位装置的右侧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侧与头部限位装置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侧表面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内腔安装有燕尾槽滑块,所述燕尾槽与燕尾槽滑块配合相连,所述燕尾槽滑块的右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杆。该放射科用定位器,可以根据头部限位装置的位置进行相对应的调节,使用灵活,加强头部限位装置的稳定性,避免在对病人的头部进行支撑时会发生偏移的现象,不仅加强了影响拍摄效果而且防止病人的头部发生碰撞的危险,安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
背景技术
在影像科拍摄CT过程中,尤其是对头部或者颈部进行拍摄时,患者需要将头部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患者的颈椎会感到不适,因此患者在检查时需要借助头部固定装置,例如申请号为201620701273.3的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定位吸盘、定位装置、倾斜支板、颈部支撑装置、头部限位装置,虽然可以调节倾斜支板的倾斜角度和弹性板的凸起程度,适应不同的患者的生理曲线,但是头部限位装置的稳定性较差,在对病人的头部进行支撑时会发生偏移的现象,不仅会影响拍摄而且会导致病人的头部发生碰撞的危险,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包括支架和头部限位装置,所述支架的顶端右侧安装有头部限位装置,所述头部限位装置的右侧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侧与头部限位装置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侧表面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内腔安装有燕尾槽滑块,所述燕尾槽与燕尾槽滑块配合相连,所述燕尾槽滑块的右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侧安装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内腔安装有圆柱,所述卡座通过连接轴与圆柱相连,所述圆柱的右侧安装有矩形箱,所述矩形箱的右侧底端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与矩形箱螺纹相连,所述矩形箱的底端安装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右侧表面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螺栓螺纹相连。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的内腔设有插柱,所述燕尾槽滑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与插柱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右侧焊接有省力杆。
优选的,所述头部限位装置的内腔表面贴合有海绵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放射科用定位器,当支架对头部限位装置调节好后,通过燕尾槽与燕尾槽滑块配合相连,前后推动第二连接杆可以带动燕尾槽滑块在燕尾槽内滑动,可以调节吸盘的前后位置,通过转动矩形箱可以带动圆柱在卡座内转动,可以调节吸盘的角度,通过上下推动矩形杆可以在矩形箱内滑动,可以调节矩形杆使其与检查平台接触上,通过螺栓与矩形箱和螺孔螺纹相连,可以将螺栓转动进螺孔内将矩形杆固定住对头部限位装置进行支撑,可以根据头部限位装置的位置进行相对应的调节,使用灵活,加强头部限位装置的稳定性,避免在对病人的头部进行支撑时会发生偏移的现象,不仅加强了影响拍摄效果而且防止病人的头部发生碰撞的危险,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插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头部限位装置,3、支撑装置,301、吸盘,302、螺孔,303、螺栓,304、省力杆,305、圆柱,306、矩形箱,307、连接轴,308、第一插孔,309、插柱,310、第一连接杆,311、燕尾槽,312、燕尾槽滑块,313、卡座,314、矩形杆,315、第二连接杆,316、第二插孔,317、连接板,4、海绵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8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影像医疗用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