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连铸机结晶器足辊及后部两根辊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0797.1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3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武;李昱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峡县正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 | 分类号: | B22D1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4550 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道 辊轴 足辊 辊套 连铸机结晶器 本实用新型 辊性 表面应力 端部焊接 辊身表面 过盈套接 技术难题 耐腐蚀性 耐高温性 有效解决 钴基合金 保护渣 导出槽 红硬性 散热性 龟裂 导出 堆焊 钢量 辊面 辊身 辊系 焊材 剥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连铸机结晶器足辊及后部两根辊道,包括足辊和后部两根辊道,所述足辊和后部两根辊道由辊身和辊轴构成,所述辊轴外设有辊套,所述辊套过盈套接在辊轴上,并且辊套与辊轴相接的端部焊接固定;所述辊身表面采用钴基合金焊材堆焊,且采用螺旋导出槽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该区域辊系耐高温性、耐腐蚀性、红硬性、散热性、保护渣的导出性以及减少辊性表面应力从而减少辊面龟裂剥落风险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该实用新型辊性过钢量已从350炉次提高到了1100炉次左右,实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机连铸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连铸机结晶器足辊及后部两根辊道。
背景技术
连铸辊是对经连铸机结晶器一次冷却凝固成较薄厚度坯壳并在二冷区逐步凝固的铸坯进行弯曲、矫直、导向、牵引的设备,包括驱动辊、从动辊和足辊,工作时连铸辊与温度高达900℃~ 1100℃的铸坯接触并受其热辐射,还受钢水静压引起的铸坯鼓肚力以及铸坯弯曲矫直力的作用,工况十分恶劣,辊面在交变热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裂纹。在钢坯的生产过程中,连铸机的一次装机使用寿命决定着炼钢企业的生产产量、吨钢成本、钢坯质量的稳定性以及在线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等,因为连铸机结晶器足辊及后部两根辊道因所处的生产环境非常恶劣而造成使用寿命很低,使用过程中连铸机结晶器足辊及后部两根辊道受保护渣中氟元素的腐蚀,同时在保护渣的不间断排出会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高温环境,从而造成辊道表面冷却能力下降,辊道在工作时其表面因受频繁的冷热交替变化而产生表面应力,而此区域二冷水量以理论计算取偏低的状态,无法靠提高冷却水量来保证辊子寿命,因此过去采用两点支撑的通辊结构时,使用炉次仅为200炉左右,2000年后随着多点支撑的分节辊技术的推广,现在生产厂家使用炉次在300-500炉左右,虽然辊道整体寿命有所增加,但连铸机最前部的三对辊道较后部的辊道使用寿命偏低现象仍旧是一直困扰炼钢企业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连铸机零段频繁下机更换维修既耽搁了正常生产又造成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连铸机结晶器足辊及后部两根辊道实施方案,有效解决该区域辊系耐高温性、耐腐蚀性、红硬性、散热性、保护渣的导出性以及减少辊性表面应力从而减少辊面龟裂剥落风险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该实用新型辊性过钢量已从350炉次提高到了1100炉次左右,实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连铸机结晶器足辊及后部两根辊道,包括足辊和后部两根辊道,所述足辊和后部两根辊道由辊身和辊轴构成,所述辊轴外设有辊套,所述辊套过盈套接在辊轴上,并且辊套与辊轴相接的端部焊接固定;所述辊身表面采用钴基合金焊材堆焊,且采用螺旋导出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足辊辊身内设有斜“U”型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开设在辊轴的外侧,所述辊轴一侧设置有上端进水孔和下端出水孔,所述进水孔设在和出水孔分别通过斜孔与冷却槽的头尾连通。足辊在工作时冷水从进水孔进入,从出水孔流出正好在辊身内形成“U”冷水面,使冷水充分的与辊身接触,大大降低了足辊辊面的温度,同时使辊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足辊的热应力,增强了足辊强度,减小了弯曲变形,提高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钴基合金焊材牌号为0134Co。
进一步的,所述钴基合金焊材堆焊层的厚度为5-5.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在保证辊子整体刚性要求下,在辊子表面采用螺旋导出槽结构,此结构的优点是:
1)、增加了辊子表面的冷却面积
2)、有利于保护渣的顺利排出
3)、减少了辊子表面在冷热交替工作状态下应力的形成,从而减少了辊子表面龟裂剥落的风险
4)、减少了高价值焊材的使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峡县正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峡县正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0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铸造结晶炉倾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炼钢连铸冷床的铸坯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