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能装置及使用该吸能装置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1215.1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0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平;武帅京;司俊德;崔崇桢;樊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0 | 分类号: | B60R19/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晓东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能筒 吸能装置 传力杆 车架 褶皱 联动机构 受力 变形 本实用新型 交互作用 碰撞发生 偏置碰撞 同一方向 吸收能量 左右布置 吸能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能装置及使用该吸能装置的车辆,吸能装置包括前端车架和设置在前端车架上左右布置的至少两个吸能筒,各个吸能筒上均固定连接有传力杆,所述前端车架在远离吸能筒的一侧设有在其中一个传力杆受力运动时会带动另一个传力杆受力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联动机构。在一个吸能筒碰撞发生褶皱变形时通过联动机构的交互作用带动其余的吸能筒工作,使未发生碰撞的吸能筒也发生褶皱变形,吸收能量;这样在偏置碰撞中,全部的吸能筒均工作,以达到较好的吸能效果,保护乘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能装置及使用该吸能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与日俱增,碰撞追尾等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为了保护乘员安全,需要汽车前部结构在碰撞时能够发生有效变形,从而吸收较多的碰撞能量,为乘员提供稳定、平缓的冲击加速度环境。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547998U、授权公告日为2015.08.1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保险杠,该汽车保险杠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本体,保险杠本体的后端朝后设有两个凸台,两个凸台上均安装有吸能筒,该保险杠通过在其上加装吸能筒,来吸收碰撞时产生的能量,在正面碰撞时取得较好的吸能效果,减少了乘员受到的伤害。但是在实际事故中,在即将发生碰撞时,驾驶员一般会急打方向盘,偏置碰撞事故发生较多,发生这种碰撞时,往往只有一侧吸能筒能起到作用,导致吸能效果减弱,如图1和图2所示,前端车架1上安装有两个吸能筒2,当其中一个吸能筒2碰撞到障碍物3时产生褶皱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但另一侧吸能筒3并未发挥相应的作用,大部分的碰撞能量还需要有车架变形来吸收,导致局部车体变形严重,使得对乘员的保护效果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能装置在发生偏置碰撞时只有一个吸能筒工作,另一个吸能筒未发挥相应作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吸能装置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吸能装置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吸能装置包括前端车架和设置在前端车架上左右布置的至少两个吸能筒,各个吸能筒上均固定连接有传力杆,所述前端车架在远离吸能筒的一侧设有在其中一个传力杆受力运动时会带动另一个传力杆受力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联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吸能装置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吸能装置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缓冲缸,所述缓冲缸内设有将缓冲缸的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活塞,所述活塞在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吸能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构成了传力杆;其中相互联动的两个缓冲缸中前缓冲缸的第二腔室与后缓冲缸的第一腔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吸能装置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吸能装置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缓冲缸的数量为两个,对应的吸能筒的数量为两个。便于车架上的排布。
本实用新型吸能装置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吸能装置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缓冲缸为液压缸。液压缸传力既快速又稳定。
本实用新型吸能装置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吸能装置的第二种至第四种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能筒远离前端车架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一活塞杆与吸能筒的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一活塞杆与吸能筒的固定板固定连接,连接稳定。
本实用新型吸能装置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吸能装置的第二种至第四种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缓冲缸的中心线与吸能筒的中心线重合。保证吸能筒变形均匀。
本实用新型吸能装置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吸能装置的第二种至第四种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活塞在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端部位于缓冲缸的外部。第二活塞杆增加了缓冲缸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1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撞汽车底盘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保险杠的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