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4677.9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2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蔡宜霖;孙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鲁异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导光微结构 背光模组 显示装置 反射面 周面 本实用新型 导光板本体 出光辉度 平面平行 高度差 平面的 杂光 反射 光源 收敛 平坦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均包含导光板。导光板在其导光板本体的反射面上形成有多个导光微结构,导光微结构包含圆系平面与倾斜周面,圆系平面平行于反射面且相对于反射面形成高度差,倾斜周面自圆系平面的外周围延伸至反射面,藉此,导光微结构的平坦的圆系平面与其周边的倾斜周面收敛光线、减少散杂光,以提高光源通过导光板后的出光辉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元件及其应用,特别涉及导光板、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如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通常需利用背光模组来提供其必需的背光源。目前已知的背光模组的组成构造,其在导光板的入光面外侧设置光源,在导光板的出光面外侧设置一片或多片光学膜片,使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后均匀分散,再通过光学膜片使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发出的光进一步漫射分散与增亮,用以对显示面板提供亮度均匀的背光源。
在前述的导光板构造中,其主要具有矩形平板状导光板本体,为了提高对入射光线的分散与反射,导光板本体使光线偏离90度的入射方向射出。导光板在其导光板本体的反射面上形成有多个导光微结构,藉以利用导光微结构使入射到导光板中的光线得以反射而朝向出光面方向。
在现有的导光板结构中,如图15所示,导光板40的反射面41上所形成的导光微结构42的底面形成为全圆弧形曲面,当经由导光板40的入光面43入射的光线通过导光微结构42时,光线容易从导光微结构42背向入光面43的弧形曲面直接出光,而无法朝向出光面44方向反射,这造成光线通过导光板40后会产生较多的杂散光,由此,通过导光板40的出光面44的有效光减少,因而降低了出光辉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导光板所容易产生的杂散光较多与辉度降低的问题。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包含:导光板本体,其包含出光面、反射面以及入光侧面,出光面与反射面分别位于导光板本体的相对两侧,入光侧面位于导光板本体的侧边;以及多个导光微结构,其形成于导光板本体的反射面,导光微结构包含圆系平面以及倾斜周面,圆系平面平行于反射面且相对于反射面形成高度差,倾斜周面自圆系平面的外周围延伸至反射面。
在如上的导光板中,导光微结构凸出于反射面,且导光微结构包含中心线,中心线垂直于反射面,导光微结构的圆系平面位于反射面的外侧。
在如上的导光板中,导光微结构凸出于反射面并在反射面上界定了底部平面,导光微结构的圆系平面位于反射面的外侧,导光微结构包含中心线,中心线自圆系平面的中心朝面向入光侧面的方向倾斜延伸至底部平面的中心,且中心线与经过圆系平面的中心的法线具有夹角,夹角为锐角。
在如上的导光板中,导光微结构凸出于反射面,导光微结构的圆系平面位于反射面的外侧,导光微结构包含中心线,且导光微结构的倾斜周面包含面向入光侧面的第一素线以及背向入光侧面的第二素线,第一素线与第二素线分别位于中心线沿着入光方向的相对两侧,且第一素线相对于反射面形成的外角的角度与第二素线相对于反射面形成的外角的角度不等,使导光微结构形成为不对称结构。
在如上的导光板中,导光微结构自反射面向内凹陷,且导光微结构包含中心线,中心线垂直于反射面,导光微结构的圆系平面位于反射面的内侧。
在如上的导光板中,导光微结构自反射面向内凹陷并在反射面上界定了开口,导光微结构的圆系平面位于反射面的内侧,导光微结构包含中心线,中心线自圆系平面的中心朝背向入光侧面的方向倾斜延伸至开口的中心,且中心线与通过圆系平面的中心的法线具有夹角,夹角为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4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