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载调容变压器器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5018.7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4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关银环;薛建平;周亮;董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40;H01F2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22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容变压器 器身结构 串并联 低压绕组 铜排 电缆 本实用新型 开关连接 导线夹 短路电动力 圆筒式结构 夹持固定 应力集中 整体机械 绕组轴 回弹 夹持 两组 器身 三层 分段 松动 变形 并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有载调容变压器器身结构。一种有载调容变压器器身结构,包括低压绕组;低压绕组为四层圆筒式结构,其中一层为公共部分上出头和公共部分下出头,另三层为串并联部分上出头和串并联部分下出头;公共部分上出头和串并联部分上出头通过铜排或电缆与器身上侧的开关连接;公共部分下出头和串并联部分下出头也通过铜排或电缆引至器身的上方与上侧的开关连接;铜排或电缆通过导线夹夹持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载调容变压器器身结构,整个低压绕组上、下部各两组出头,避免了因出头应力集中,在短路电动力作用下松动回弹,对绕组轴向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并用导线夹分段夹持,确保引线不发生变形和位移,提高整体机械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载调容变压器器身结构。
背景技术
有载调容变压器是一种具有大小两种额定容量,且两种容量可以自动转换的配电变压器。该变压器采用高压绕组Y-D转换、低压绕组串、并联的转换方式,通过有载调容开关实现对变压器容量大小的自动调节。因低压绕组串并联要求,绕组匝数分为两部分,共4个出头,采用铜箔绕制在空间布置上很难实现,为操作方便,多采用3层圆筒式线绕结构,即1个出头位于绕组下部,另3个出头位于绕组上部。但因绕组导线截面大、并联根数多,且出头处应力较集中,变压器在短路电动力作用下,上部出头易松动回弹,造成绕组轴向变形失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载调容变压器器身结构,采用四层圆筒式结构,整个低压绕组上、下部各两组出头,避免了因出头应力集中,在短路电动力作用下松动回弹,对绕组轴向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并用导线夹分段夹持,确保引线在短路力作用下不发生变形和位移,提高整体器身机械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载调容变压器器身结构,它包括低压绕组;所述低压绕组为四层圆筒式结构,其中一层为公共部分上出头和公共部分下出头,另三层为串并联部分上出头和串并联部分下出头;所述公共部分上出头和串并联部分上出头通过铜排或电缆与器身上侧的开关连接;所述公共部分下出头和串并联部分下出头也通过铜排或电缆引至器身的上方与上侧的开关连接;连接公共部分下出头和串并联部分下出头的铜排或电缆上的中间部分通过分段导线夹夹持固定;连接公共部分上出头、公共部分下出头、串并联部分上出头和串并联部分下出头的位于器身上侧的铜排或电缆上共同通过总导线夹夹持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载调容变压器器身结构,采用四层圆筒式结构,整个低压绕组上、下部各两组出头,避免了因出头应力集中,在短路电动力作用下松动回弹,对绕组轴向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并用导线夹分段夹持,确保引线在短路力作用下不发生变形和位移,提高整体器身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有载调容变压器器身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载调容变压器器身结构,它包括低压绕组;所述低压绕组为四层圆筒式结构,其中一层为公共部分上出头1和公共部分下出头2,另三层为串并联部分上出头3和串并联部分下出头4;所述公共部分上出头1和串并联部分上出头3通过铜排或电缆5与器身上侧的开关连接;所述公共部分下出头2和串并联部分下出头4也通过铜排或电缆5引至器身的上方与上侧的开关连接;连接公共部分下出头2和串并联部分下出头4的铜排或电缆5上的中间部分通过分段导线夹6夹持固定;连接公共部分上出头1、公共部分下出头2、串并联部分上出头3和串并联部分下出头4的位于器身上侧的铜排或电缆5上共同通过总导线夹7夹持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50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短路固索铜箔线圈
- 下一篇:一种带有封油圈的变压器用出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