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5293.9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5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韦志强;李万忠;荣银萍;池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安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轨道 连接支架 智能充电桩 伺服电缸 充电站 充电桩 连接柱 顶棚 充电控制系统 横担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充电枪 充电线 出线口 铰接 空腔 枪托 悬吊 充电 伸出 | ||
1.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4),充电桩(4)安装在充电站顶棚(3)的底面上,充电站顶棚(3)的底面上设有矩形的连接支架(6),连接支架(6)将横向轨道(1)与充电站顶棚(3)连接,横向轨道(1)一端设有出线口,横向轨道(1)对应充电桩(4)位置设有进线口,横向轨道(1)上设有滑块,充电枪(12)连接线从进线口穿入,绕过滑块,并从出线口穿出,两个横向轨道(1)的出线口位于相反位置,横向轨道(1)下方悬吊有充电控制系统(11),充电枪(12)放置于充电控制系统(11)的枪托内,其特征在于,充电桩(4)位于连接支架(6)的空腔内,横向轨道(1)与连接支架(6)的横担(5)通过连接柱(7)和伺服电缸(2)连接,伺服电缸(2)和连接柱(7)一端连接到横担(5),伺服电缸(2)另一端与横向轨道(1)设置出线口一端铰接,连接柱(7)的另一端铰接到横向轨道(1)的另一端,连接支架(6)底部设有升降控制系统(9)和伺服电缸驱动电机(8),升降控制系统(9)控制伺服电缸(2)动作,充电控制系统(11)底部设有拉线开关(10),拉线开关(10)连接到升降控制系统(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两个出线口相反设置的横向轨道(1)分别位于连接支架(6)底部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担(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升降控制系统(9)包括位于充电控制系统(11)底部的拉线开关(10),还包括比较器A(13)、比较器B(18)、电子功率表A(15)、电子功率表B(17)、继电器A(19)、继电器B(20)、继电器C(21)和继电器D(22);
拉线开关(10)一端连接到辅助电源(16),另一端依次通过继电器A(19)的常闭触点和继电器B(20)的线圈接地,继电器A(19)的线圈一端连接到比较器A(13)的信号输出端,另一端接地;
继电器B(20)的第一、第二、第三个常开触点一端依次连接到电源A、B、C三相,继电器B(20)的第一、第二、第三个常开触点另一端分别通过三个二极管(14)连接到高压泵站的电机的电源端A、B、C三个接线端;
继电器C(21)的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继电器C(21)的第一个常开触点一端,以及继电器D(22)的第二个常闭触点一端;继电器C(21)的第一个常开触点另一端通过继电器D(22)的第一个常闭触点连接到辅助电源(16);继电器C(21)的第二、第三、第四个常开触点一端依次连接到电源A、B、C三相,继电器C(21)的第二、第三、第四个常开触点另一端分别通过三个二极管(14)连接到高压泵站的电机的电源端C、B、A三个接线端;
继电器D(22)的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比较器B(18)的信号输出端,继电器D(22)的第二个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到充电控制系统(11)的挂抢信号输出端;
电机的A、C接线端处分别连接有电子功率表A(15)和电子功率表B(17),电子功率表A(15)和电子功率表B(17)的功率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比较器A(13)和比较器B(18)的一个信号输入端,比较器A(13)和比较器B(18)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均连接到辅助电源(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安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安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52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