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封堵膜输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5981.5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4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岑道卷;王军;李桂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科荟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微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90 | 代理人: | 唐立平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堵 管体 输送管 夹缝 本实用新型 运送 管壁 微创 管体中部 手术器械 一端封闭 一端开放 钳夹 卷入 贯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封堵膜输送管,其包括管体及开设于所述管体的管壁上的夹缝,所述夹缝自所述管体的端部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向所述管体中部延伸,且所述夹缝贯穿所述管体的管壁,所述夹缝位于所述管体的端部的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封堵膜输送管,可以与微创钳等手术器械配合使用,将医用封堵膜卷入医用封堵膜输送管内,然后再进行运送,相较于直接使用微创钳夹持医用封堵膜的运送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封堵膜输送管运送及展开医用封堵膜方便且不损坏医用封堵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医用封堵膜输送管。
背景技术
在胸腔镜下微创切口进行胸部手术时,外科医生在患者胸壁上切开一至数个不等的微创切口并辅以管孔穿刺器械建立胸腔镜观察通道和手术器械进出通道,利用微创手术器械进入患者体内对病变组织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对病变组织切除后需要对组织创面进行缝合和止血,以减少切面的渗血或漏气。内脏组织创面的渗血或漏气常常予以可降解医用膜(可吸收膜)贴于创面表面进行封堵,以减少创面渗血或针眼漏气,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医务人员尽可能只开设三孔、双孔甚至单孔,这样既可以达到手术效果,也可以减少手术创伤,使患者术后更易于康复。
当前腔镜手术使用医用封堵膜进行创面封堵时都是通过微创钳夹持经过折叠的医用封堵膜经过器械通道直接运送至手术部位,然后再将医用封堵膜展开粘贴于创面上。受限于器械通道直径大小及手术操作区的内部空间狭窄,这种医用封堵膜的运送和展开均有一定的操作难度,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也容易损伤封堵膜,降低医用封堵膜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运送和展开医用封堵膜方便且不损坏医用封堵膜的医用封堵膜输送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封堵膜输送管,其包括管体及开设于所述管体的管壁上的夹缝,所述夹缝自所述管体的端部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向所述管体中部延伸,且所述夹缝贯穿所述管体的管壁,所述夹缝位于所述管体的端部的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第一端开设有两个所述夹缝,所述两个夹缝自所述管体的第一端向所述管体中部开设,所述两个夹缝相对且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两个夹缝位于所述圆形的同一直径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第二端开设有一个所述夹缝,开设于所述管体的第二端的夹缝自所述管体的第二端向所述管体中部开设,所述管体的长度与所述夹缝的长度之比大于2:1;或者,所述管体的第二端开设有两个所述夹缝,开设于所述管体的第二端的两个夹缝自所述管体的第二端向所述管体中部开设,开设于所述管体的第二端的两个夹缝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管体的长度与所述夹缝的长度之比大于2:1。
优选地,开设于所述管体的第二端的夹缝与对应的开设于所述管体的第一端的夹缝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长度与所述夹缝的长度之比为2.2-4:1。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开设有一个所述夹缝,所述两个夹缝分别自所述管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向所述管体中部开设,所述管体的长度与所述夹缝的长度之比大于2:1。
优选地,所述夹缝的开放端设置有扩口。
优选地,所述夹缝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为15-65:1。
优选地,所述管体由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科荟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科荟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5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