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大锅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6077.6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1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玉基 |
主分类号: | A47J27/14 | 分类号: | A47J27/14 |
代理公司: | 44286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邹常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11400 湖南省湘潭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炒锅 横臂 枢转连接 锅铲 灶台 连杆组 炒菜 灶头 电磁加热线圈 本实用新型 方向转动 连杆结构 驱动电机 左右两侧 大锅灶 竖直 体力 驱动 地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大锅灶,包括具有电磁加热线圈的灶台、设置于所述灶台上的灶头以及具有锅铲的炒菜臂,在所述灶头上设置有炒锅,所述炒菜臂上设置有驱动电机以驱动所述锅铲绕竖直方向转动,在所述灶台左右两侧还设置有连接所述炒锅的连杆组,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横臂,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灶头枢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横臂枢转连接,所述横臂与所述炒锅连接,采用连杆结构便于用户快速地下锅,提高效率,节省体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大锅灶。
背景技术
厨房是我们人类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区域,尤其是在饭店和食肆内,厨师们每天在厨房用沉重的锅炒大量的菜,炒多种菜,对于体力是个重要的考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磁大锅灶,采用连杆结构便于用户快速地下锅,提高效率,节省体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电磁大锅灶,包括具有电磁加热线圈的灶台、设置于所述灶台上的灶头以及具有锅铲的炒菜臂,在所述灶头上设置有炒锅,所述炒菜臂上设置有驱动电机以驱动所述锅铲绕竖直方向转动,在所述灶台左右两侧还设置有连接所述炒锅的连杆组,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横臂,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灶头枢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横臂枢转连接,所述横臂与所述炒锅连接。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炒菜臂上设置有支柱和梁臂,所述梁臂设置于所述支柱上端,所述梁臂与所述支柱轴接一起或者铰链连接一起。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锅铲与所述梁臂连接的连接臂具有弯度,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两锅铲。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炒锅上设置有把手。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灶台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大锅灶,采用连杆结构便于用户快速地下锅,提高效率,节省体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磁大锅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磁大锅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参见附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大锅灶,包括具有电磁加热线圈的灶台1、设置于所述灶台1上的灶头2以及具有锅铲41的炒菜臂4,在所述灶头2上设置有炒锅3,所述炒菜臂4上设置有驱动电机42以驱动所述锅铲41绕竖直方向转动,在所述灶台1左右两侧还设置有连接所述炒锅3的连杆组5,所述连杆组5包括第一连杆 51、第二连杆52以及横臂53,所述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的一端与所述灶头2枢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横臂53枢转连接,所述横臂53与所述炒锅3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炒菜臂4上设置有支柱44和梁臂43,所述梁臂43设置于所述支柱44上端,所述梁臂43与所述支柱44轴接一起或者铰链连接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梁臂43绕所述支柱44水平转动或者所述梁臂 43在竖直平面上下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锅铲41与所述梁臂43连接的连接臂具有弯度,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两锅铲41。
进一步地,在所述炒锅3上设置有把手31。
进一步地,在所述灶台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脚11。
工作原理:
炒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玉基,未经罗玉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6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实用的汤蒸一体式火锅
- 下一篇:一种节能蒸饭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