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密封紧固件孔的剪切紧固件及修理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0963.6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7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C·J·格雷厄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特彼勒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41/00 | 分类号: | F16B4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美国伊利诺伊州***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柄部 剪切 紧固件 插塞 本实用新型 紧固件头部 密封紧固件 上端 下端 泄漏 修理 螺纹外表面 部件报废 紧固件孔 螺纹孔 潜在的 上表面 渐缩 颈部 向内 相交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密封紧固件孔的剪切紧固件及修理工件,该剪切紧固件包括柄部、插塞和紧固件头部。柄部具有上端、下端和直径。紧固件头部沿着柄部的上端设置,并且柄部的下端包括过渡部分,该过渡部分向内渐缩到与插塞的上表面相交的颈部。插塞具有螺纹外表面和大于柄部的直径的外径。本实用新型的剪切紧固件能够将插塞插入到紧固件孔的螺纹孔内以堵塞任何潜在的泄漏,以避免因局部小泄漏而导致整个部件报废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一种紧固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密封紧固件孔的剪切紧固件。
背景技术
对紧固件孔内部的缺陷加以修复的能力有时具有其局限性,这是因为进入到孔内部的方式是有限的以及无法插入工具进行修理。在铸造工件的情况下,芯移位和其他铸造不规则性有时可产生与紧固件孔相邻的薄壁部分。这些薄壁部分容易因为缺陷位置处的材料失效或者由于工件材料的孔隙率而发生泄漏。这可导致出现无法修复的工件,进而损失掉整个铸件。
对工件的薄壁部分进行修理通常需要进行钻孔和攻丝工艺。对薄壁部分进行钻孔和攻丝,然后再将固定螺钉插入到新形成的孔中,以密封该部分并防止泄漏。这个工艺在可接触到缺陷的情况下是可行的。然而,对于那些与紧固件孔相邻并且位于工件内部的薄壁部分而言,如果采用工具从孔内和从工件内部这两处对缺陷进行修理,则工具的进入性受到了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剪切紧固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这些和其他问题。
在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密封紧固件孔的剪切紧固件,该剪切紧固件包括柄部、插塞和紧固件头部。柄部具有上端、下端和直径。紧固件头部沿着柄部的上端设置,并且柄部的下端包括过渡部分,该过渡部分向内渐缩到与插塞的上表面相交的颈部。插塞具有螺纹外表面和大于柄部的直径的外径。
所述插塞配置成接合紧固件孔的内螺纹,并且所述柄部配置成当所述紧固件头部被扭转超过阈值扭矩时剪切横穿所述颈部上以将所述柄部与所述插塞断开分离。
所述插塞的所述上表面还包括凹部,并且所述过渡部分在所述插塞的上部范围下方与所述插塞相交。
所述插塞的所述上表面还包括凹部,并且所述过渡部分在所述插塞的上部范围下方与所述插塞相交;
所述插塞配置成接合紧固件孔的内螺纹,并且所述柄部配置成当所述紧固件头部被扭转超过阈值扭矩时剪切横穿所述颈部并形成断裂表面以将所述柄部与所述插塞断开分离;
所述断裂表面位于所述插塞的所述上部范围下方。
还包括:在所述过渡部分与所述插塞的所述上表面之间的相交处围绕所述颈部的周边延伸的颈界。
所述过渡部分与所述插塞的所述上表面之间在所述颈界处形成锐角。
还包括:在所述过渡部分与所述插塞的所述上表面之间的相交处围绕所述颈部的周边延伸的颈界;所述插塞的所述上表面包括围绕所述颈部的所述周边延伸的凹部,使得所述颈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插塞的上部范围下方,所述凹部包括从所述插塞的所述上部范围向下延伸到所述颈界的成角度表面。
所述插塞的所述外表面还包括经过倒角处理的上角部和下角部。
所述颈部具有比所述柄部的所述上端的横截面积更小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剪切紧固件能够将插塞插入到紧固件孔的螺纹孔内以堵塞任何潜在的泄漏,以避免因局部小泄漏而导致整个部件报废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紧固件孔和在紧固件孔的底部处的薄壁部分的示例性工件的剖视图;
图2是所公开的示例性剪切紧固件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示例性剪切紧固件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特彼勒公司,未经卡特彼勒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0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头螺母
- 下一篇:防水螺丝垫圈的创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