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秧机变速箱中的插秧轴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1321.8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7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38;A01C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1317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秧轴 输入锥齿轮 插秧机变速箱 定位突起 本实用新型 输出锥齿轮 改进结构 变速箱 从动轮 第一端 垫圈 穴距 轴线方向移动 啮合 工作性能 径向凸起 使用寿命 维修成本 组成零件 插秧机 磨损度 输出轴 滑移 组装 维护 | ||
1.一种插秧机变速箱中的插秧轴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有输入锥齿轮的插秧轴;
设有输出锥齿轮的输出轴;以及,
穴距从动轮;
所述输入锥齿轮与所述输出锥齿轮啮合;
所述插秧轴径向凸起有用于限定所述输入锥齿轮沿其轴线方向移动的定位突起;
所述插秧轴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输入锥齿轮设置,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定位突起;
所述第二端安装于所述变速箱,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变速箱之间设有垫圈;使得所述穴距从动轮于所述定位突起和所述垫圈之间的插秧轴滑移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变速箱中的插秧轴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通过固定块安装于所述变速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秧机变速箱中的插秧轴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设有通油孔;
所述插秧轴设有与所述通油孔连通的平面槽;
所述垫圈抵接于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穴距从动轮一侧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秧机变速箱中的插秧轴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轴为台阶状结构,包括大径端和小径端;
所述小径端安装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大径端和所述小径端形成的肩部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所述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变速箱中的插秧轴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锥齿轮与所述输出轴一体成型或凹凸配合连接;
和/或,
所述插秧轴与所述输入锥齿轮为凹凸配合连接;
和/或,
所述穴距从动轮与所述插秧轴为凹凸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插秧机变速箱中的插秧轴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出锥齿轮为凹凸配合连接,所述输出轴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输出锥齿轮沿其轴线方向移动的限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秧机变速箱中的插秧轴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所述输出轴径向凸起的凸台;
或,
所述限位件为挡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秧机变速箱中的插秧轴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变速箱的箱体上,所述限位件抵设于所述轴承远离所述输出锥齿轮一侧的端面处。
9.根据权利要求1-5或7或8任意一项所述的插秧机变速箱中的插秧轴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动力输出机构和拨叉组件,所述穴距从动轮通过所述拨叉组件于所述插秧轴滑移;
所述穴距从动轮设有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传动配合的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
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动力输出部处于传动配合状态时,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动力输出部处于停止状态;
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动力输出部处于传动配合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动力输出部处于停止状态。
10.一种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速箱,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插秧机变速箱中的插秧轴改进结构;
所述插秧轴改进结构安装于所述变速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13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