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光谱诱虫灯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2062.0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0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才;戚海艳;李思钰;唐建;罗举;季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昆虫收集器 昆虫 诱虫 诱虫光源 连接管 投放 电机叶轮 实验装置 单色LED 多光谱 诱虫灯 本实用新型 三通连接管 吸入式气流 圆柱形腔体 垂直连接 控制电路 昆虫收集 圆形开口 顶盖 多通道 隔离条 释放口 光谱 腔壁 连通 吸引 悬空 运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光谱诱虫灯实验装置,包括昆虫投放室、诱虫通道和控制电路,其中昆虫投放室设有昆虫释放口、顶盖和悬空隔离条,诱虫通道又由连接管、昆虫收集器和单色LED诱虫光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昆虫投放室为圆柱形腔体,其腔壁上设圆形开口,通过连接管与单色LED诱虫光源及昆虫收集器连通,昆虫收集器由电机叶轮和昆虫收集袋构成,通过T型三通连接管与诱虫通道垂直连接,LED单色诱虫光源发出的光通过连接管照进昆虫投放室,昆虫被LED光吸引进入连接管,最终被昆虫收集器内部的电机叶轮运转产生的吸入式气流吸引,被昆虫收集器收集。具有稳定性高,光谱工作范围广,可实现多通道同时实验,诱虫结果科学准确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实验仪器领域,涉及一种诱虫实验装置,具体为一种多光谱诱虫灯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昆虫的趋光性是很多昆虫具有的对光的一种行为反应,它受光的强度和波长的影响。对于相同强度不同波长的光,昆虫的反应是不同的,这是由昆虫的光感受器上的光敏色素的光谱灵敏度决定的。因而可以采用设计诱虫灯的方式诱集昆虫,用特定波长的光来吸引飞虫飞近,并用特定的方式对其进行捕获。
一般的诱虫实验装置只设置有发射一种光谱的光源,每次只能进行单一波长的实验。若要进行多波长的实验研究,则需多次实验,无法实现多波长同时实验,且很难保证每次实验环境的一致性,从而增大实验误差,降低了诱虫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单波长的诱虫灯普遍存在诱集光源单一、实验变量单一、诱虫效果欠佳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光谱诱虫灯实验装置。本发明采用LED光源作为诱虫光源,并且采用了多通道同时工作的模式,每个通道中光源的发射波长均不相同,实现多光谱同时工作,拓宽了光谱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光谱诱虫灯实验装置,包括昆虫投放室、诱虫通道和控制电路,其中昆虫投放室设有昆虫释放口、顶盖和悬空隔离条,诱虫通道又由连接管、昆虫收集器和单色LED诱虫光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昆虫投放室为圆柱形腔体,其腔壁上设圆形开口,通过连接管与单色LED诱虫光源及昆虫收集器连通,昆虫收集器由电机叶轮和昆虫收集袋构成,通过T型三通连接管与诱虫通道垂直连接,LED单色诱虫光源发出的光通过连接管照进昆虫投放室,昆虫被LED光吸引进入连接管,最终被昆虫收集器内部的电机叶轮运转产生的吸入式气流吸引,被昆虫收集器收集。
所述诱虫通道有3条以上,等距离等高度分布在昆虫投放室腔壁上,每一个通道对应一个单色LED诱虫光源,且每个诱虫工作通道的单色LED诱虫光源的发射光波长相互独立,光谱范围为300nm~780nm,覆盖了长波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域,实现了对光谱范围的有效拓宽。
所述昆虫投放室底部密封,顶部设置一昆虫释放口,为便于昆虫投放室清洁,顶盖设置为可完全打开,昆虫投放室内壁敷贴黑色灯芯绒以减少光线反射,为避免不同光源通道的相互干扰,在所述的昆虫投放腔中部与诱虫通道等高的位置设置一悬空隔离条,这样可以避免各个诱虫工作通道中的光线的相互干扰,从而减小实验误差。
所述连接管至少有1段,长度10~30cm,通过连接头相互连接,多级可调,从而使得光强、工作距离变为可调变量,实现了对工作长度和工作强度的调节,可以实现在不同光照和距离的条件下光源对昆虫的影响的研究,满足了人们对实验变量的多样性的要求。
所述的T型三通连接管设置了负压通风孔,负压通风口设置在电机叶轮的正上方,避免了风扇运转产生的负压对装置内部产生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光谱覆盖范围广泛,单色LED诱虫光源的发射波长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各光源对应的光强和工作距离具有可调控性,满足人们对实验变量的多样性的要求;有效实现多光谱同时工作,显著提高诱虫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2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蛾诱捕器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蚊虫捕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