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回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3850.1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3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王雷;王海峰;高荣亮;陆永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H04M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本体 触摸基板 电容式触摸传感器 回弹机构 手机本体 薄膜板 受力 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 提升传感器 工作效率 上端固定 使用寿命 压力信号 上端 传动杆 无阻力 插接 回弹 下端 灵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回弹机构,包括手机本体、传感器本体和触摸基板,所述手机本体的上端设有触摸基板,所述触摸基板的内部插接有无阻力受力薄膜板,所述触摸基板下侧通过绝缘层与传感器本体连接,所述无阻力受力薄膜板的外侧下端均与传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不仅可以使得传感器本体很好的接收到来自触摸基板压力信号,而且还可以进行回弹的保护作用,防止长时间使用之后,传感器本体出现使用不灵敏等情况发生,不仅可以增加传感器本体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提升传感器本体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该传感器本体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回弹机构。
背景技术
诸如电容式触摸屏等电子装置可以包括与用户交互的触摸感测功能。如手机等,当物体(即,用户的手指或触摸笔)到达触摸表面时,触摸感测功能能感受到施加到显示装置的屏幕的压力。然后再把压力传递给传感器,传感器在随之作出反应,但是有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使用的时间很长之后,会出现反应不灵敏等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的会谈机构出现了磨损和损坏,不能够很灵敏的做出正常的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回弹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回弹机构,包括手机本体、传感器本体和触摸基板,所述手机本体的上端设有触摸基板,所述触摸基板的内部插接有无阻力受力薄膜板,所述触摸基板下侧通过绝缘层与传感器本体连接,所述无阻力受力薄膜板的外侧下端均与传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传动杆位于手机本体的侧壁空腔中,所述传动杆的下端与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机本体的内壁下方设有横向安装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下侧固定设有铰接板,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手机本体的侧壁,且移动杆的中部与铰接板铰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回弹板下侧一端的连接块连接,所述回弹板的上方通过复位弹簧与传感器本体的下侧固定连接,且回弹板的一端与定位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滑块卡接在定位滑槽内,所述定位滑槽内嵌在手机本体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铰接板与铰接块的一端连接,所述铰接块的另一端贯穿移动杆且位于移动杆的外侧,所述铰接块的另一端的直径大于铰接块一端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无阻力受力薄膜板和回弹板均设有两块,且两块回弹板和两块无阻力受力薄膜板之间均为无缝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包括两侧的固定板以及连接固定板的中轴,所述中轴贯穿移动杆的另一端,且移动杆与中轴的连接处设有旋转套筒。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为SiNx层或SiO2层。
优选的,所述手机本体的侧壁空腔设有滑槽,且传动杆通过滑槽与滑槽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回弹机构,通过设有的无阻力受力薄膜板、传动杆、移动杆、连接块和回弹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工作,不仅可以使得传感器本体很好的接收到来自触摸基板压力信号,而且还可以进行回弹的保护作用,防止长时间使用之后,传感器本体出现使用不灵敏等情况发生,不仅可以增加传感器本体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提升传感器本体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该传感器本体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杆和连接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杆和铰接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回弹板和手机本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手机本体1、传感器本体2、触摸基板3、无阻力受力薄膜板4、传动杆5、滑槽6、移动杆7、连接块8、回弹板9、铰接板10、铰接块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38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