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盲槽的PCB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6183.2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裕斌;江涛;余东良;江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和精密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科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2 | 代理人: | 彭光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箔层 芯板层 盲槽 通孔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焊盘 焊接 穿过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盲槽的PCB板,涉及PCB板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铜箔层、第一PP层、第一芯板层、第二PP层、第二芯板层、第三PP层以及第二铜箔层;所述的第一PP层设置在第一铜箔层与第一芯板层之间,第二PP层设置在第一芯板层与第二芯板层之间,所述的第三PP层设置在第二芯板层与第二铜箔层之间;第一铜箔层、第一PP层、第一芯板层、第二PP层以及第二芯板层上设置有一盲槽,且盲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穿过于第三PP层和第二铜箔层的通孔,通过盲槽和通孔将PCBA器件与第二铜箔层的焊盘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PCBA器件能够直接与第二铜箔层焊接和上锡,PCBA器件更牢固稳定的镶在PCB板内,减少了信号的损耗和电流的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盲槽的PCB板。
背景技术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线路连接的提供者。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技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在印制电路板出现之前,电子元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靠电线直接连接而组成完整的线路。PCBA是英文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的简称,也就是说PCB空板经过SMT上件,再经过DIP插件的整个制程,简而言之,PCBA板就是已经焊接、组装好电子元件的PCB板。
现有技术中,在PCB板上焊接电子元器件时,由于电子元器件直接焊接在最表面的铜箔上,再通过导电通孔实现多个铜箔层之间的电性导通,这种方式会导致电子元器件焊接不稳固,同时信号的损耗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盲槽的PCB板,该具有盲槽的PCB板直接将电子元器件与内层的铜箔层实现焊接和上锡,电子元器件更加牢固的镶在PCB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盲槽的PCB板,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第一铜箔层、第一PP层、第一芯板层、第二PP层、第二芯板层、第三PP层以及第二铜箔层;
所述的第一PP层设置在第一铜箔层与第一芯板层之间,所述的第二PP层设置在第一芯板层与第二芯板层之间,所述的第三PP层设置在第二芯板层与第二铜箔层之间;
所述的第一铜箔层、第一PP层、第一芯板层、第二PP层以及第二芯板层上设置有一盲槽,且盲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穿过于第三PP层和第二铜箔层的通孔,通过所述的盲槽和通孔将PCBA器件与所述的第二铜箔层的焊盘电性连接。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具有盲槽的PCB板还包括第一阻焊层和第二阻焊层,所述的第一阻焊层涂布在所述的第一铜箔层的上表面,所述的第二阻焊层涂布在所述的第二铜箔层的下表面。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第一阻焊层和第二阻焊层绿色油墨、黑色油墨、红色油墨、蓝色油墨、白色油墨或者黄色油墨;第一阻焊层和第二阻焊层用于防止焊接时线路相互干扰。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第一铜箔层和第二铜箔层为走线层或屏蔽层,第一铜箔层和第二铜箔层上用于焊接PCBA器件。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第一PP层、第二PP层以及第三PP层的主要材质为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布,用于避免第一铜箔层与第二铜箔层之间的相互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盲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穿过于第三PP层和第二铜箔层的通孔,通过盲槽和通孔将PCBA器件与第二铜箔层的焊盘电性连接;通过这种结构,PCBA器件能够直接与第二铜箔层焊接和上锡,PCBA器件更牢固稳定的镶在PCB板内,减少了信号的损耗和电流的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盲槽的PCB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和精密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和精密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6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