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螺丝模具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7320.4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6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联航螺丝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H3/06 | 分类号: | B21H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腔 壳体 熔化腔 转槽 隔板 螺母 模具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 横向设置 条形开口 新型螺丝 转动连接 进料口 连接杆 螺纹杆 侧壁 连通 工作效率 管道连通 壳体内部 中空设置 盖板 侧内壁 开口处 物件 分隔 上套 成型 匹配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螺丝模具加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设置,所述壳体中设有横向设置的隔板,且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熔化腔和加工腔,且熔化腔位于加工腔上方设置,所述熔化腔和加工腔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与加工腔连通的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开口处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壳体中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转槽,且第一转槽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且第一螺母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加工腔的下侧内壁设有与第一转槽连通的条形开口,且第一连接杆贯穿条形开口设置。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加快物件成型,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丝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螺丝模具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固定连接的标准元件,螺丝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随处可见,螺丝模具先用到打头模具把螺丝的头型打出来,再由搓丝板也就是牙板把螺纹搓出来。一般的螺丝加工成型过程较慢,影响加工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螺丝模具加工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螺丝加工成型过程较慢,影响加工效率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螺丝模具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螺丝模具加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设置,所述壳体中设有横向设置的隔板,且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熔化腔和加工腔,且熔化腔位于加工腔上方设置,所述熔化腔和加工腔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与加工腔连通的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开口处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壳体中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转槽,且第一转槽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且第一螺母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加工腔的下侧内壁设有与第一转槽连通的条形开口,且第一连接杆贯穿条形开口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螺母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中通过夹持装置夹持有螺丝模具,且螺丝模具位于管道正下方设置,所述螺丝模具中设有成型腔,所述壳体的侧壁还设有鼓风机和通风口。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板,所述置物板中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转槽,且第二转槽中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对称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二螺母,且两个第二螺母上的螺纹相反设置,所述第二螺母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置物板的上侧侧壁设有与第二转槽连通的条形孔,且第二连接杆贯穿条形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螺母的一端与夹板连接,两个所述夹板与螺丝模具相抵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端还设有万向轮,且壳体的侧壁设有与万向轮匹配的制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侧壁设有把手,且把手上包裹有橡胶防滑垫。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螺丝模具旋转和鼓风机吹风,能加快模具成型,提高了工作效率,装置中还设有万向轮和制动装置,便于移动装置和对装置进行制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螺丝模具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隔板、3熔化腔、4加工腔、5管道、6进料口、7盖板、8第一转槽、9第一螺纹杆、10第一螺母、11第一连接杆、12第一驱动电机、13转轴、14置物板、15螺丝模具、16成型腔、17鼓风机、18第二转槽、19第二螺纹杆、20第二螺母、21第二连接杆、22夹板、23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联航螺丝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联航螺丝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7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