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自动化的打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9069.5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0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郑欣;李渊;丁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优埃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6 | 分类号: | E02D7/06;E02D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桩 固定块 上端 限位座 移动块 本实用新型 电气自动化 扇形齿轮 支撑架 开槽 蜗轮 下端 啮合 对称设置 向下延伸 转动连接 连接杆 限位杆 贯穿 齿条 同轴 位杆 蜗杆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的打桩结构,包括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上端对称设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通过连接杆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开槽,每个所述开槽内均设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上共同贯穿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下端设有打桩杆,且打桩杆的下端贯穿限位座并向下延伸,所述移动块的上端设有齿条,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均设有第二固定块,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扇形齿轮,每个所述扇形齿轮均同轴设有蜗轮,每个所述蜗轮均啮合有蜗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大,操作便捷,工作时足够稳定,打桩效果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桩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的打桩结构。
背景技术
打桩,指把桩打进地里,使建筑物基础坚固,用专用机具将各种材料的桩打入、压入、振入或旋入地基土中的施工方法。打桩机通常由由桩锤、桩架及附属设备等组成。桩锤依附在桩架前部两根平行的竖直导杆(俗称龙门)之间,用提升吊钩吊升,桩架为一钢结构塔架,在其后部设有卷扬机,用以起吊桩和桩锤,桩架前面有两根导杆组成的导向架,用以控制打桩方向,使桩按照设计方位准确地贯入地层,打桩机的基本技术参数是冲击部分重量、冲击动能和冲击频率,桩锤按运动的动力来源可分为落锤、汽锤、柴油锤、液压锤等。现有的打桩机打桩结构不紧凑,占地面积大,操作不够便捷,工作时不够稳定,打桩效果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打桩机打桩结构不紧凑,占地面积大,操作不够便捷,工作时不够稳定,打桩效果一般的问题,而提出的用于一种电气自动化的打桩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气自动化的打桩结构,包括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上端对称设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通过连接杆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开槽,每个所述开槽内均设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上共同贯穿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下端设有打桩杆,且打桩杆的下端贯穿限位座并向下延伸,所述移动块的上端设有齿条,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均设有第二固定块,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扇形齿轮,且四个扇形齿轮均与齿条啮合,每个所述扇形齿轮均同轴设有蜗轮,每个所述蜗轮均啮合有蜗杆,所述支撑架上对称设有两个保护罩,位于右侧的所述保护罩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轴,且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支撑架并与另一侧的保护罩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蜗杆上均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转轴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直齿轮,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一直齿轮和一个第二直齿轮上共同啮合有同步带。
优选地,所述限位座的底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开设有底槽,每个所述底槽内均设有吸盘。
优选地,所述电机采用伺服电机。
优选地,两个所述同步带均位于保护罩内,两个所述同步带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保护罩上焊接有支撑座,且电机位于支撑座上。
优选地,所述限位座与支撑架采用一体成型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由于同步带、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的设置,使得蜗杆和转轴可同步转动,由于蜗杆与蜗轮啮合,故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由于蜗轮与扇形齿轮同轴设置,故蜗轮转动使得扇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移动,进而带动打桩杆顺着限位杆移动,继而带动打桩杆实现上下移动形成打桩效果;限位座的设置,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打桩杆发生倾斜;保护罩的设置,可对内部结构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大,操作便捷,工作时足够稳定,打桩效果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优埃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优埃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90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锚索循环张拉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建筑打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