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质薄膜分切压力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0860.8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宋欢;阮宜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欢 |
主分类号: | B26D1/15 | 分类号: | B26D1/15;B26D7/26;B26D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53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切 多刀 压辊 切割机 伺服电机 硬质薄膜 传送轴 模切板 刀辊 薄膜 输送带 伺服电机转速 本实用新型 刀口表面 方法调整 人工方式 维修成本 组合方式 变形量 大带轮 断裂的 剪切力 小带轮 中心距 刀片 链轮 磨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质薄膜分切压力切割机主要包括机架、多刀压辊、传送轴、模切板、伺服电机、大带轮、小带轮、链轮。通过输送带或人工方式将模切板输送至刀辊下方,利用伺服电机带动刀辊旋转,压力使薄膜快速完成分切,具有分切速度高,分切刀口表面变形量小的优点,采用组合方式设计多刀压辊可以随时更换磨碎或断裂的刀片,降低了使用成本及维修成本。对于不同硬度的薄膜可通过调节多刀压辊与传送轴的中心距或伺服电机转速的方法调整剪切力以适应不同需求,因此具有较好的加工工艺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切割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多刀压辊分切硬质薄膜的切割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硬质薄膜在工业及生活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半导体产业、包装产业、科研技术领域,对硬质薄膜的大批量分切或高精度分切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对硬质薄膜材料的分切主要采用线切割或砂轮切割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局限性。例如,在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切割应力大、热量多,就会在被切割试样表面产生一层较厚的变形层和热影响区,影响薄膜的外观及表面机械性能。用线切割方法一方面对材料的导电性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加工效率太低不利用大批量生产。砂轮切割的主要弊端是精度过低,同时磨削热使切割部位温度分布不均产生较大的热变形。这些影响因素在切割试验用薄膜样品时显得尤为突出,例如要切割供透射电镜观察用的金属薄膜样品时,就必须考虑以上因素。若用上述两种方法,试样就必须切割的厚一些,然后用机械方法把变形层和热影响区磨掉,这样不仅使工作量增大,而且成本也比较高。如何设计出一台同时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工艺范围更宽的分切机割机,是硬质薄膜分切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一项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硬质薄膜分切压力切割机,提高分切工艺的效率、分切精度和分切工艺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硬质薄膜分切压力切割机主要包括机架、多刀压辊、传送轴、模切板、伺服电机、大带轮、小带轮、链轮组成。
所述的机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及顶板组成,左侧及右侧板上加工五个轴孔用于支撑多刀压辊、传送轴、伺服电机连接轴,顶板为矩形,开有矩形观察孔,一方面可观察多刀压辊及传送轴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可用于添加润滑油,同时有利于散热。
所述的多刀压辊由压辊、刀片、内滚筒组成,压辊及内滚筒表面加工有螺纹孔,内滚筒套装在压辊外部,通过螺钉多组刀片固定在内滚筒外表面,螺钉一方面将刀片压紧在内滚筒表面表面同时起到了沿轴向连接刀片的作用,在内滚筒轴向边缘部分设置轴向螺钉使多组刀片在轴线方向压紧。
所述的多刀压辊由压辊基体、刀片、内滚筒组成,压辊基体及内滚筒表面加工有螺纹孔,内滚筒套装在压辊基体外部,通过螺钉多组刀片固定在内滚筒外表面,螺钉一方面将刀片压紧在内滚筒表面表面同时起到了沿轴向连接刀片的作用,在内滚筒轴向边缘部分设置轴向螺钉使多组刀片在轴线方向压紧。
所述的传送轴为圆柱空心轴,通过卷板焊接工艺制备,主要用于传送模切板。根据功能不同,传送轴分为主传动轴与从传动轴,主动传动轴由伺服电机带动,利用摩擦力带动模切板向前运进,从动传动轴对模切板起支撑作用。
所述的传送轴的数量根据传送模切板的长度确定,数量>3且为奇数个,传送轴与多刀压辊的中心高度差根据传送模切板的厚度及技术要求参数确定。
所述的模切板表面均匀分布矩形切槽,切槽间距与多刀压辊的刀片的周向间距相等,将准备分切的硬质薄膜固定在模切板上,传送至多刀压辊下方, 完成分切后通过人工卸下。
所述的伺服电机包括多刀压辊驱动伺服电机与传送轴驱动伺服电机。
所述的小带轮通过联轴器同多刀压辊驱动伺服电机主轴连接,并通过V形带与固定在多刀压辊轴头的大带轮连接,驱动多刀压辊转动,达到传递转矩及降速的目的,进一步带的根数根据多刀压辊驱动伺服电机的额定功率、长度系数、包角系数计算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欢,未经宋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0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