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1493.3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5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谢贵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6;H01R13/502;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本体 端子部 基部 突出部 电源连接器结构 间隔设置 绝缘本体 向前延伸 插槽 本实用新型 基部延伸 前端处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本体、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绝缘本体具有基部、以及由基部延伸而出的突出部,突出部前端设有插槽;第一端子具有第一端子本体、以及由第一端子本体向前延伸并相互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端子部,第一端子本体设置于基部内,两个第一端子部突伸至基部前端处而分别位于突出部二侧外;第二端子具有第二端子本体、以及由第二端子本体向前延伸的第二端子部,第二端子本体设置于基部内并与第一端子本体呈间隔设置,而第二端子部则朝向插槽延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电源连接器为广泛应用于各式电器产品上。然而随着不同电器产品的供电需求,电源连接器也必须作相对适应地设计。如一般应用于大电流量的交流电源连接器上,为使其端子能具有足够的耐电流能力,除了材质的选用以外,在尺寸上也必须作加大或加厚等设计。
除了上述的考虑外,由于现今许多电器产品讲究薄型及方便使用者对位插入等趋势下,故在设计上往往也趋向扁平以及对称的设计架构,如此方可应用于薄型化的电器产器、以及在对称下可供使用者正、反向插入等需求。然而,在上述总和考虑下,以往的电源连接器往往难以顾全上述所有需求,或是得牺牲既有的部分来符合前述各种需要,例如降低绝缘本体强度等等。因此也容易造成电源连接器在绝缘本体上的强度不足等缺失。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改善并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其可供使用者任意以正向或反向插入对接连接器中,而不需限制其插设方向,且端子也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视其需要而在尺寸上增加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其可在薄型化的设计下提供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仍具有足够的插拔强度。
为了达成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本体、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其中,绝缘本体具有基部、以及由基部延伸而出的突出部,且突出部前端设有于其内部连通的插槽,第一端子具有第一端子本体、以及由第一端子本体向前延伸并彼此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端子部,第一端子本体设于基部内,且两个第一端子部突伸至基部前端处而分别位于突出部两侧的外侧,第二端子具有第二端子本体、以及由第二端子本体向前延伸的第二端子部,第二端子本体基部内并与第一端子本体呈间隔设置,而第二端子部则朝向插槽延伸。
为了达成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其还包括壳体,壳体包覆于上述绝缘本体外而形成插口,且突出部具有分别位于其上、下的抵面,所述抵面对应至插口内壁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绝缘本体 10:基部10
100:前端面 101:开孔
11:突出部 110:抵面
111:插槽 2:第一端子
20:第一端子本体 21:第一端子部
210:第一接触部 22:第一焊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14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