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辆牵引用蓄电池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1934.X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8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宏;任建旭;李俊元;陆刚;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3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减震板 漏液回收槽 安全装置 地铁车辆 固定支角 漏液 牵引 本实用新型 边缘设置 弹簧固定 缓冲作用 空心结构 网状结构 左右晃动 非弹性 车体 弹簧 框盖 损伤 流淌 腐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车辆牵引用蓄电池安全装置,包括保护框和框盖;保护框内侧四周均设置有减震板,减震板通过边缘设置的第一弹簧固定于保护框;保护框底部为网状结构并连接有倾斜的漏液回收槽;漏液回收槽底部设置有固定支角并由一处为空心结构。当蓄电池发生左右晃动时,第一弹簧的缓冲作用避免蓄电池与减震板或者保护框发生非弹性碰撞,避免了蓄电池的损伤;当蓄电池发生漏液的情况时,漏液不会随处流淌,而是流入到一个专门设置的空心固定支角内,避免了腐蚀车体和其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辆牵引用蓄电池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许多城市加快了地铁的建设,地铁舒适、快捷和便利,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轨道交通也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14年-202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模式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中国大陆累计有18个城市建成投运轨道交通路线87条,运营里程2539公里,2013年实际新增2个运营城市、16条运营路线、395公里运营里程,截至2017年6月,中国大陆建成投运地铁的城市已达29个。
蓄电池在地铁车辆系统中是一个重要设备,它作为车辆控制设备和各种应急照明的备用电源,保障车辆主要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铁轨上存在着铁轨与铁轨之间的接头,地铁在行驶时速度较大,再加上电池组的重量很大,车辆上的电池组在车辆行驶时可能会发生晃动,对电池本身的性能会产生不良影响,给车辆和电池的正常运行也留下了隐患。同时,无论是传统铅酸蓄电池还是免维护蓄电池,电池的内部都需要充入稀硫酸电解液,而车辆内设置蓄电池时,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漏液情况发生,比如蓄电池固定不牢固,车辆在行驶时的晃动使蓄电池产生晃动等造成漏液,不仅会降低蓄电池自身的使用寿命,也会腐蚀车体和其他设备,给用户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车辆牵引用蓄电池安全装置, 可以避免蓄电池在地铁车辆内晃动与其他设备发生碰撞并且发生漏液问题时漏液腐蚀坏其他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铁车辆牵引用蓄电池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保护框和框盖;
保护框内侧四周均设置有减震板,减震板通过边缘设置的第一弹簧固定于保护框;
保护框底部为网状结构并连接有倾斜的漏液回收槽。
框盖一边通过合页与保护框顶部连接,框盖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端面设置有橡胶圈。
漏液回收槽包括上底和下底,上底水平,下底倾斜。
漏液回收槽底部设置有通过螺纹连接的固定支角,其中漏液回收槽下底与上底距离最近的一处固定支角为空心透明结构,顶端通过漏液回收槽下底与漏液回收槽上底连接贯通。
空心透明的固定支角内设置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为圆锥结构,圆锥结构的底部与固定支角的底部固定连接,圆锥结构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固定支角的高度。
减震板内侧设置有半球形的第二橡胶凸起;
减震板外侧与第一弹簧的连接处设置有半球形的第一橡胶凸起。
固定支角底部均设有固定座,固定座边缘开设有安装孔。
保护框顶端固定安装有用于与框盖自由端固定的搭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19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箱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平放软包锂离子电池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