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厨垃圾碾压粉碎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1978.2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9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寰;刘人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利世康低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B30B15/00;B02C4/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郑永泉;邱奕才 |
地址: | 5107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碾压 粉碎机 搅拌腔室 进渣口 碾压腔 压榨机 碾压机构 进液口 粉碎处理装置 餐厨垃圾 出料口 出液口 出渣口 压榨液 搅拌机构 进料口 排出 相通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餐厨垃圾碾压粉碎处理装置,包括压榨机和碾压粉碎机,压榨机设有进料口、出渣口和出液口,所述碾压粉碎机设有进渣口、进液口和出料口,使得从压榨机出渣口出来的残渣由碾压粉碎机的进渣口进入碾压粉碎机,从压榨机出液口出来的压榨液由碾压粉碎机的进液口进入碾压粉碎机;所述碾压粉碎机设有残渣碾压腔室和与残渣碾压腔室相通的搅拌腔室,所述残渣碾压腔室设有碾压机构,所述碾压粉碎机的进渣口设在残渣碾压腔室上,使得从碾压粉碎机的进渣口进入到碾压粉碎机的残渣先经过碾压机构后落入到搅拌腔室;所述搅拌腔室设有搅拌机构,所述碾压粉碎机的进液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在搅拌腔室上,使得经过碾压机构的残渣与压榨液搅拌混合后再排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餐厨垃圾碾压粉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主要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除此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餐厨垃圾中富含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淀粉、游离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以及无机盐等。因此,餐厨垃圾极其容易变质、腐烂,不仅产生大量的毒素,散发恶臭气体,还污染水体和大气,所以餐厨垃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不仅影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而且会传播疾病,危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随着技术的进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餐厨垃圾的处理主要有如下几种处理方式:
1、肥料化处理:餐厨垃圾的肥料化处理主要包括好氧堆肥和厌氧制沼后的沼泥处理两种,将堆肥和沼泥制造成肥料。
2、饲料化处理:餐厨垃圾的饲料化处理是利用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通过对其粉碎、脱水、发酵、烘干后,将垃圾转变成高热量的动物饲料。
3、能源化处理:餐厨垃圾的能源化处理主要包括焚烧法、热分解法、厌氧制沼等。
4、餐厨垃圾酒精发酵:餐厨垃圾进行除杂后,对有机物料进行发酵制造酒精。
纵观以上多种技术,都包含着对餐厨垃圾进行粉碎处理的步骤。即,由于餐厨垃圾来源广,成分复杂,为了有利于后续的处理,需要餐厨垃圾进行粉碎处理,经过粉碎处理后即进行压榨出液,但是此时的残渣依然存在着大量有机物,而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餐厨垃圾碾压粉碎处理装置,该装置使得残渣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有机物更容易脱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餐厨垃圾碾压粉碎处理装置,包括压榨机和碾压粉碎机,所述压榨机设有进料口、出渣口和出液口,所述碾压粉碎机设有进渣口、进液口和出料口,使得从压榨机出渣口出来的残渣由碾压粉碎机的进渣口进入碾压粉碎机,从压榨机出液口出来的压榨液由碾压粉碎机的进液口进入碾压粉碎机;所述碾压粉碎机设有残渣碾压腔室和与残渣碾压腔室相通的搅拌腔室,所述残渣碾压腔室设有碾压机构,所述碾压粉碎机的进渣口设在残渣碾压腔室上,使得从碾压粉碎机的进渣口进入到碾压粉碎机的残渣先经过碾压机构后落入到搅拌腔室;所述搅拌腔室设有搅拌机构,所述碾压粉碎机的进液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在搅拌腔室上,使得经过碾压机构的残渣与压榨液搅拌混合后再排出。
餐厨垃圾来源广泛,大小形态各不一样,为了便于后续的处理,需要对这些餐厨垃圾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餐厨垃圾通过压榨实现固液分离,然后将压榨后的固相和液相再分别利用。由于对粉碎后的餐厨垃圾的压榨是属于粗压榨,压榨后的固相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物,此部分有机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本申请将经过压榨机压出的残渣进行碾压处理,使得残渣中的有机物更好的挤压出来,这些有机物会随着残渣中残余的水分被挤压出来并一起进入到搅拌腔室,和压榨液再一次进行搅拌混合。这个过程使得残渣(固相)中更多的有机物进入到液相中,后续再进行固液分离操作,液相中含有了更多的有机物,这些高含量有机物的液相,对后续的发酵操作、酒精制取等均大有裨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利世康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利世康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19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