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杀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5582.5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9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时东;程梦杰;王命国;艾青;邱达;秦柳;袁作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科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郑娴雅 |
地址: | 湖北省恩施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杀青机 输送结构 本实用新型 空腔连通 进气孔 空腔 自动化 高温蒸汽发生器 设备技术领域 茶叶处理 起始端处 出料口 出气孔 进料口 进气管 末端处 上方处 茶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杀青机,属于茶叶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茶叶杀青机自动化程度不高、适用范围小的问题。本茶叶杀青机,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箱体,箱体的底部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气孔,进气孔通过进气管与高温蒸汽发生器连接,空腔内设有用于将茶叶从箱体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的输送结构,箱体上设有位于输送结构起始端处的进料口和位于输送结构末端处的出料口,箱体上还设有位于输送结构上方处的与空腔连通的出气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精准和稳定的控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茶叶杀青机。
背景技术
绿茶等茶叶初制加工过程中,杀青工艺能够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软化组织,同时散发青臭味。杀青过程需要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及其均匀性,目前生产中所用的炒青对操作者技术依赖严重、效率低,对茶叶的品质影响大。为此,中国专利公开另一种蒸汽杀青机[授权公告号为:CN205512064U],包括进料斗、出料斗、外罩、杀青筒、传动机构和蒸汽杀青机构,进料斗在杀青筒的一侧,出料斗在杀青筒的另一侧,杀青筒的一侧上设有配合辊,配合辊与传动机构配合,外罩安装在杀青筒外,蒸汽杀青机构包括水箱、连接管、蒸汽发生器和蒸汽输送管、环形管,连接管一端连接水箱,连接管另一端连接蒸汽发生器,蒸汽输送管与环形管连接,环形管阵列在杀青筒外,环形管内侧设有蒸汽喷嘴。
上述蒸汽杀青机中,蒸汽喷射到杀青筒的外侧,对杀青筒进行加热,再由杀青筒将热量传递给茶叶进行杀青,其与炒青性质相同,效率较低,而且杀青筒上未设置出口,由茶叶蒸发的水汽无法直接排除,于出口处再一次与茶叶接触,影响茶叶品质。目前生产中所用的蒸汽杀青(蒸汽与茶叶接触)热扩散方向与水分蒸发方向相反,效率受限,火候控制较难,影响茶叶汤色。微波杀青效率虽然高,但对含水量不同的茶叶加工工艺控制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实现自动、精准和稳定控制的茶叶杀青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茶叶杀青机,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的进气孔通过进气管与高温蒸汽发生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内设有用于将茶叶从箱体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的输送结构,所述的箱体上设有位于输送结构起始端处的进料口和位于输送结构末端处的出料口,箱体上还设有位于输送结构上方处的与空腔连通的出气孔。
高温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高压饱和蒸汽,减压后形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损失少量热量后处在介于干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之间的状态,干饱和蒸汽通过蒸汽输入阀门进入箱体。
在上述的茶叶杀青机中,所述的输送结构包括横向穿设在箱体内的主动轴和与主动轴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从动轴,所述的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张紧设有一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末端延伸至出料口处,所述的进料口位于传送带起始端的上方处,所述箱体的外部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轴旋转的驱动电机。
在上述的茶叶杀青机中,所述的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均匀设有若干用于支撑传送带的支撑轴。支撑轴可绕自身中轴线旋转,由1-8个支撑轴对传送带进行支撑,可提高传送带的承载能力,能同时输送较多的茶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6个支撑轴。
在上述的茶叶杀青机中,所述的进气管延伸至箱体的下方处且沿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延伸,设于箱体底部的进气孔为若干个且沿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的进气管上具有若干与进气孔一一对应设置的进气支管,所述的进气支管穿设在与之对应设置的进气孔内且与箱体的空腔连通。
在上述的茶叶杀青机中,所述进气支管的出气端设有网罩一。网罩一可防止饱和蒸汽内的杂物进入到箱体的空腔内,防止对茶叶造成影响;还可防止茶叶掉落到进气支管内,避免了进气支管堵塞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科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科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55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叶萎调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