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需阻断血流的血管狭窄球囊扩张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5938.5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0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肖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国栋 |
主分类号: | A61M29/02 | 分类号: | A61M29/02;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21500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导管 血流 扩张球囊 球囊扩张导管 本实用新型 血管狭窄 内导管 医疗器械领域 患者耐受性 外导管外壁 球囊扩张 同轴设置 血管扩张 血液流通 血液循环 重要血管 低灌注 连接管 穿设 导丝 前向 球囊 连通 血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一种无需阻断血流的血管狭窄球囊扩张导管,包括用于穿设导丝的内导管和与内导管同轴设置的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前端围绕外导管外壁设置有扩张球囊,所述扩张球囊与外导管通过连接管连通,该扩张球囊与外导管之间形成用于血液流通的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血管扩张过程中,使球囊中间形成通道,让血管内的血液循环,继续保持重要血管前向血流,从而增加患者耐受性,减少普通球囊扩张阻断血流后低灌注卒中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需阻断血流的血管狭窄球囊扩张导管。
背景技术
血管狭窄、闭塞,特别是对脑动脉血管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针对血管疾病,在动脉硬化、狭窄和闭塞疾病,血管病变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技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体方式为将球囊送到病变部位,通过充盈和扩张球囊向血管外部挤压斑块来扩大血管内腔直径,最终于病变部位植入支架支撑管腔达到治疗血管狭窄的目的。
目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临床使用的球囊扩张导管在进行扩张时,完全阻断被扩张的血管,颈动脉血流处于封堵状态,侧枝代偿差对缺血敏感的或需要球囊扩张时间较长的血管很容易因为缺血而发生卒中事件,尤其是在患者只存在单颈动脉的情况下,发生意外的风险更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阻断血流的血管狭窄球囊扩张导管,可以在血管扩张过程中,使扩张球囊与外导管之间形成通道,让血管内的血液循环,继续保持颈动脉前向血流向脑组织供血,从而增加患者耐受性,减少低灌注卒中风险。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无需阻断血流的血管狭窄球囊扩张导管,包括用于穿设导丝的内导管和与内导管同轴设置的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前端围绕外导管外壁设置有扩张球囊,所述扩张球囊与外导管通过连接管连通,该扩张球囊与外导管之间形成用于血液流通的通道。
进一步限定,所述扩张球囊和连接管均采用橡胶或硅胶材质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为若干根,且均匀的分布在外导管和扩张球囊之间。
进一步限定,在所述外导管和扩张球囊之间还设置有若干支撑杆。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4根,且均匀的安装在外导管和扩张球囊之间。
进一步限定,所述内导管的后端从外导管的前端至后端的1/4处穿出。
进一步限定,所述外导管前端为圆弧端。
进一步限定,所述导丝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该导丝的直径为0.14mm。
进一步限定,所述扩张球囊长度为20-60mm。
进一步限定,所述扩张球囊冲气后的直径为3-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在颈动脉球囊扩张手术中,扩张球囊充盈时,外导管和扩张球囊之间形成用于血液流通的通道,继续保持颈动脉前向血流向脑组织供血,从而增加了患者的耐受性,降低了卒中风险。
2、在外导管和扩张球囊之间增加若干支撑杆,有助于提高通道的畅通性,从而进一步增加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需阻断血流的血管狭窄球囊扩张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国栋,未经肖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5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