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化剂检测的色谱柱老化箱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1727046.9 申请日: 2017-12-13
公开(公告)号: CN207516222U 公开(公告)日: 2018-06-19
发明(设计)人: 黎杉珊;彭雪;罗擎英;张志清;申光辉;吴贺君;陈安均;刘兴艳;李美良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1N17/00 分类号: G01N17/00
代理公司: 成都创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2 代理人: 蓝静
地址: 611130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加热组件 微波加热装置 温度检测组件 本实用新型 色谱柱老化 温控装置 色谱柱 塑化剂 减小 控制器电性 检测设备 实时控制 使用寿命 控制器 检测 空腔 容纳 外部 损害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塑化剂检测的色谱柱老化箱,包括有第一箱体、设置在第一箱体内的第二箱体、微波加热装置和用于控制第二箱体内温度的温控装置,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微波加热装置的空腔,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包括有分别设置在第二箱体的外部两侧的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温度检测组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对第二箱体内的温度实时控制,提高对温度的控制精度,减小实验的误差,使实验的结果更加准确,减小色谱柱有损害,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塑化剂检测的色谱柱老化箱。

背景技术

塑化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剂,也是环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类,其添加对象包含了塑胶、混凝土、干壁材料、水泥与石膏等,同一种塑化剂常常使用在不同的对象上,2011年5月起台湾食品中先后检出DEHP、DINP、DNOP、DBP、DMP、DEP等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成分,药品中检出DIDP;6月1日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截止6月8日,台湾被检测出含塑化剂食品已达961项。

塑化剂检测的方法首先是对样品进行不含油脂试样和含油脂试样,然后进行色谱和质谱检测,当进行色谱检测的时候其中一个步骤是对色谱柱进行老化。

对色谱柱升至一恒定温度,通常为其温度上限。特殊情况下,可加热至高于最高使用温度10-20℃左右,但是一定不能超过色谱柱的温度上限,那样极易损坏色谱柱。当到达老化温度后,记录并观察基线。初始阶段基线应持续上升,在到达老化温度后5-10分钟开始下降,并且会持续30-90分钟。当到达一个固定的值后就会稳定下来。如果在2-3小时后基线仍无法稳定或在15-20分钟后仍无明显的下降趋势,那么有可能系统装置有泄漏或者污染。遇到这样的情况,应立即将柱温降到 40℃以下,尽快的检查系统并解决相关的问题。如果还是继续的老化,不仅对色谱柱有损坏而且始终得不到正常稳定的基线。

但是现在对色谱柱加热的方式,控制精度不高,会造成一定误差,对实验的结果有较大影响,对色谱柱有损害,降低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塑化剂检测的色谱柱老化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塑化剂检测的色谱柱老化箱,包括有第一箱体、设置在第一箱体内的第二箱体、微波加热装置和用于控制第二箱体内温度的温控装置,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微波加热装置的空腔,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包括有分别设置在第二箱体的外部两侧的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温度检测组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承载色谱柱的承载架,承载架与第二箱体滑动配合,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均为矩形结构,第二箱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搅拌器。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端均自外贯穿第二箱体向第二箱体内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二箱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均包括有若干个成矩阵分布的磁控管,所有磁控管的输出端均自外贯穿第二箱体向第二箱体内延伸,所有磁控管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装置还包括有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入模块包括有显示屏和按键单元,显示屏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口电性连接,按键单元和控制器的信号输入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通过变频器和所有磁控管电性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7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