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蜗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7117.5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6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裴叶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阿基米机械厂(普通合伙) |
主分类号: | F16H55/22 | 分类号: | F16H55/2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体部 轮齿部 轮体 轮芯 筒体 蜗轮 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 锥形凸块 环形槽 连接盘 锥形孔 轴孔 使用寿命 有效减少 运行稳定 可靠度 插接 齿槽 穿入 键槽 外壁 油槽 磨损 粉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蜗轮,包括轮体和轮芯,轮体包括轮齿部和环体部,环体部上设有多个锥形孔,轮芯包括筒体,筒体的内部设有轴孔,轴孔上设置有键槽,筒体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盘,连接盘上设有多个锥形凸块,筒体穿入环体部且锥形凸块插接在锥形孔中,环体部上还设有环形槽和多个导向槽,每个导向槽的一端和相应齿槽相连通,每个导向槽的另一端和环形槽相连通,轮齿部的齿面上均设置有油槽。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轮体和轮芯的固定方式,并有效的提高轮体和轮芯的固定可靠度,同时能够较好的排除蜗轮运行中产生的杂质和粉尘,并使得轮齿部能够得到有效润滑,有效减少了轮齿部的磨损,提高了蜗轮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稳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蜗轮。
背景技术
蜗轮是蜗轮蜗杆机构中常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的部件,蜗轮一方面承受蜗杆较大的径向扭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承受齿轮啮合的磨合力,为保证传动的精确度,蜗轮的轮齿与轮芯必须紧密固定,但是现有蜗轮的轮齿和轮芯的固定方式,其可靠度低,装配精度低,且现有的蜗轮在传动过程中的润滑效果较差,易产生磨损,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蜗轮,有效的提高了轮体和轮芯的固定可靠度,同时能够较好的排除蜗轮运行中产生的杂质和粉尘,并使得轮齿部能够得到有效润滑,有效减少了轮齿部的磨损,提高了蜗轮运行稳定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蜗轮,包括轮体和轮芯,所述轮体包括轮齿部和环体部,所述环体部上设置有多个锥形孔,所述轮芯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轴孔,轴孔上设置有键槽,筒体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多个锥形凸块,所述筒体穿入所述环体部且所述锥形凸块插接在所述锥形孔中,所述环体部上还设置有环形槽和多个导向槽,导向槽和轮齿部的齿槽一一对应,每个导向槽的一端和相应的轮齿部的齿槽相连通,每个导向槽的另一端和环形槽相连通,所述轮齿部的齿面上均设置有油槽。
所述油槽包括相互连通的条状凹槽和凹坑。
所述条状凹槽自轮齿部的齿顶向齿根延伸。
多个所述锥形凸块沿连接盘的周向呈均匀布置。
所述锥形凸块的锥度为30°~100°。
多个所述导向槽沿环体部的周向呈均匀布置。
所述导向槽的槽宽小于轮齿部的齿槽宽。
所述导向槽的槽宽为轮齿部的齿槽宽的0.2~0.6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蜗轮,能够简化轮体和轮芯的固定方式,并有效的提高轮体和轮芯的固定可靠度,同时能够较好的排除蜗轮运行中产生的杂质和粉尘,并使得轮齿部能够得到有效润滑,有效减少了轮齿部的磨损,提高了蜗轮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稳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轮齿部上一个轮齿上的油槽布置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轮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体,11、轮齿部,111、条状凹槽,112、凹坑,12、环体部,121、环形槽,122、导向槽,123、锥形孔,124、环孔,2、轮芯,21、筒体,22、轴孔,23、键槽,24、连接盘,25、锥形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阿基米机械厂(普通合伙),未经常州市阿基米机械厂(普通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7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