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建筑工程领域的钢筋折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7867.2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5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郭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龙海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9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装置 钢筋折弯装置 建筑工程领域 底板 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 定位装置 建设施工 推动装置 弯曲效果 弯曲效率 钢筋 | ||
一种高效的建筑工程领域的钢筋折弯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左侧的定位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上方的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上的推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钢筋进行快速的弯曲,弯曲效率高,操作简单,并且可以方便的调节弯曲的位置,弯曲效果显著,从而可以满足建设施工对弯曲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建筑工程领域的钢筋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时会广泛使用钢筋,钢筋在使用时因需求会需要对其进行弯曲,以便满足施工的需要。然而,现有的钢筋弯曲装置无法对钢筋进行快速的弯曲,弯曲效率低,并且无法方便的调节钢筋弯曲的位置,使用不便,弯折效果不理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效的建筑工程领域的钢筋折弯装置。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建筑工程领域的钢筋折弯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左侧的定位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上方的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上的推动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万向轮、位于其上方的第一定位框、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内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方的支撑块,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第一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上的第一推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上的第二弹簧,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第一光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光滑块上的升降杆、位于所述定位杆上方的第二定位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框上方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升降杆下方的顶靠杆、位于所述顶靠杆下方的缓冲垫,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设置于所述升降板上的第一滚轮、位于所述升降板右侧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竖杆、设置于所述竖杆上端的第二滚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二电缸、位于所述第二电缸左侧的第二支撑杆、推动架、位于所述推动架上方的限定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架上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五弹簧上方的第二推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上的第二光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左端的推动轮。
所述第一定位框呈空心的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内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框的内表面滑动接触。
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框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缸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顶靠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贯穿所述第一光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升降杆的下端与所述顶靠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定位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光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穿过所述第二定位框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定位框的内部滑动接触,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框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龙海,未经郭龙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7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